新能源汽车 谁主沉浮?
在电动化转型的背景下,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开始挤在一条赛道拼硬实力。经过五年时间的高速发展,在这场新能源汽车大战中,人们最先想到的是风起云涌的新势力们的各种理念、各种营销、各种话题,仿佛在这个领域,它们已然成为了新能源界的代言人和全部,但事实真的如此吗?近日,网通社根据保监会公布2017年-2022年上半年,5年半的上险量数据,对新能源汽车销量情况进行了统计,希望消费者能够对新能源汽车市场有一个客观、理性的看待。新能源汽车谁主沉浮,一目了然。
新能源汽车有超越燃油车之势
五年间燃油车销量下降23% 新能源汽车销量上升434%2022年已过半,受制于疫情多点散发、芯片供应不足、原材料价格上涨和燃油价格持续走高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中国车市依旧承压下行。据中国保监会公布的新车上险量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国共计销售乘用车915.3万辆,同比减少126.5万辆,同比下降12.1%。其中,燃油车大幅下滑,上半年销量仅为705万辆,同比减少236.8万辆,同比下降25.1%,市占率为77%;新能源车继续实现快速增长,上半年销量达210.3万辆,同比增加110.3万辆,增长超1.1倍,并且相比于2017年同期,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已由原先的1%提升至23%,涨幅23倍。
通过2017-2021年新能源车与燃油车上险量对比表,我们不难看出,从2018年开始,中国车市在连续28年上涨后迎来首次下滑,加之新冠疫情等影响,损失销量均在200万辆左右,其中燃油车的销量更是从2017年开始一路下降。而反观新能源车板块,受益于国家补贴政策、增牌不限行等有利条件影响,除2019年以外(同比微降1.2%),新能源车的销量始终处于“上升期”,尤其是随着近两年来,技术成熟度与补能便利性的提升,新能源车的销量更是呈现出越级式增长,5年增长超4倍之多。另外,从走势图我们不难看出,在2021年,正是由于新能源车的快速增长,才使得该年的整体车市走出波谷。对于新能能源汽车的高速增长,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对网通社表示:“虽然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在价格上基本持平,但与燃油车较高的油价相比,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成本更低。”
汽车分析师凌然则认为,疫情造成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波动。销量增加主要是受政策的影响,第一购置税减半、地方补贴、企业补贴,疫情过后消费者购买更理性。此外,里程的提高、补能便捷、技术的提升也对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提高有一定的影响。
新势力造车能否代表新能源汽车?
说到新能源汽车,大家可能最容易先到的就是造车新势力。全球市场上,特斯拉的热销,不仅市值一跃超过丰田,成为全球市值第一大车企。在国内,以“蔚小理”为代表的新势力造车接连上市,在资本及营销方面,他们赢得的目光和喝彩要比传统车企高得多。 以至于不少人认为,新能源汽车就是新势力造车,新势力造车就等于“蔚小理”,但实际情况真是如此吗?
网通社根据保监会公布近五年的数据,整理出来2017-2021年传统车企与造车新势力新能源汽车销量对比图。
就具体销量来看,传统车企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始终高于造车新势力的销量。从2018、2019到2020年,这三年传统车企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较为平稳,保持在80万辆左右。然而,从2021年开始,传统车企新能源汽车销量直线上升,大幅拉开了与造车新势力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传统车企同年累计销售新能源车突破200万辆,为2,158,460辆。
因此,可以看到在整个中国汽车新能源市场中,传统车企生产的新能源汽车才是销量担当和主力军,新势力造车的市占率比重较小。
传统车企处于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前列
尽管我国新能源汽车在2022年上半年受到了疫情的冲击,但在企业的积极应对下,新能源汽车市场仍有不错的表现。根据保监会公布的数据,网通社统计了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前二十名销量排行榜。其中,老牌的传统车企、专注研发电动车的比亚迪位居冠军位置。比亚迪率先拿下2022年上半年“销冠”,凭借568,376辆的表现,坐实了“全球新能源车领导者”的称号。紧随其后的上汽通用五菱则继续凭借宏光MINIEV,在A00级纯电小车市场的统治级表现,坐稳第二名的位置,2022年前六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突破二十万辆。作为全球电动汽车的开拓者特斯拉,2022年上半年仅排在第三位。或许是受4月份上海工厂疫情严重冲击,其销量直接受到影响,1-6月国内累计销售198,209辆。从数据上来看,与第一名的比亚迪差距较大。
接下来的奇瑞、埃安、大众、长安等传统车企,稳坐榜单前十名的位置,能够看到它们正在积极的拥抱电动化,且发展势头迅猛。相比之下,被视为新能源汽车代言人的小鹏、哪吒、理想、蔚来等国内新势力造车则表现平平。其中,销量最高的小鹏仅排在第七位;蔚来作为“老大哥”的角色已经在动摇,排在第十二名,累计上半年销量为49,485辆。可以看出,在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品牌的销量排行榜中,传统车企销售的新能源汽车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的主要力量。虽然以特斯拉、“蔚小理”为代表的新势力造车成长迅速,但在整个新能源市场中,仍处于上升期阶段,无法支撑起中国的新能源市场。
国际品牌真的没戏吗?
如按中国品牌与国际品牌新能源汽车上险量进行划分,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中国品牌还是国际品牌,新能源汽车的上险量在这5年间,都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长,市场占有率也有很大提升,而传统燃油车市场份额的退坡,顺理成章。截至2022年上半年,中国品牌新能源车的市场占有率由2017年的2.16%跃升至18.8%,国际品牌新能源车的市场占有率从0.11%扩张至4.2%。二者在新能源市场蓬勃发展的环境下,增幅都很显著。本土作战的中国品牌在传统汽车厂商与新势力的共同推动下,一路高歌猛进,抢占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国际品牌方面则稳扎稳打,虽然市场份额仍与中国品牌有着较大差异,但增长势头不容小觑。从2017-2021年中国品牌与国际品牌新能源汽车上险量对比来看,受补贴退坡、市场环境与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认同度等多重因素影响,中国品牌在前4年的表现有些动荡,但在2021年终于迎来了大爆发。反观国际品牌,虽没有出现中国品牌那样的爆发,但其新能源车的上险量在5年间走的更为扎实,一步一个脚印,稳中有升。当然,汽车作为一个研发周期较长的品类,无论中国品牌还是国际品牌,从“油改电”到全新电动架构的诞生需要时间,特别是对于研发能力处于“成长期”的中国品牌来说,市场表现出现波动,可以理解。而随着研发成果的“释出”,中国品牌也在产品爆发期取得了长足进步,造车经验更为丰富的国际品牌也在着手推动自己的新能源产品路径,稳步向前。
起火事故是否会阻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势头?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飞速增长,消费者对于其安全性愈发关注,特别是可直接导致起火事故的电池安全问题,极为重要。 由于没有官方统计的数据,也没有燃油车起火事故的统计数据来进行对比,网通社只能通过目前相对完整的“新能源汽车媒体记录小组”整理国内起火事故数据中,汇总统计一下各品牌的起火概率(起火次数/同期销售新车数据),供消费者们参考。以起火事故率来看,无论是国际品牌和中国品牌的传统车企,或是初出茅庐的“造车新势力”,它们都将起火事故率控制在了1‰以下,可见不同车企对于新能源车的电池安全问题,没有出现太大的“差异化”。但车辆的起火事故关乎用户的人身安全,即使是很低的水平,也仍需要杜绝与消除。尽管新能源汽车品牌都将起火事故率控制在了1‰以下,但不同品牌间还是会存在一些差异,为此网通社也以年度划分,罗列了2020-2022年间新能源车起火事故率的前10名。当然,并不是所有销售新能源车的品牌都发生过起火事故。从传统国际品牌到本土造车新势力,时间跨度从2020年初到该记录截至日期(2022年6月24日),没有出现起火事故的,有如下品牌:
它们分别是丰田、本田、日产、保时捷、奥迪、奔驰、宝马、一汽-大众、极狐、爱驰、别克、标致、五菱、宝骏、欧尚、创维、东风汽车、东风风神、东风风光、DS、福特、高合、国机智骏、红旗、海马、合创、极氪、几何、捷途、凯翼、雷克萨斯、零跑、岚图、马自达、Polestar、起亚、smart、思皓、天际、沃尔沃、现代、雪佛兰、云度、智己。
※统计数据未指出具体合资厂商表明为整个品牌;统计数据为销售纯电动产品的品牌/车型
对于电动车自燃、起火的问题,汽车分析师凌然对网通社表示:“新能源汽车自燃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相辅相成。有自燃问题也属于正常现象,自燃不可怕,真正的问题在于企业要有担当,找到自燃的原因。”
乘联会主席崔东树认为:“(新能源起火)与数量上升有关,销量提升,自燃问题也就变多了。”
写到最后:从目前形势来看,新能源汽车的“战争”将会愈演愈烈,体现在资本、资源、技术、营销等多方面的竞备。作为后起之秀的新势力造车,虽然底蕴不如传统车企,但在售后服务理念以及营销层面,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目光;反观以大众、长安、长城为代表的传统车企,除了依托自身体量占据市场主体之外,正在加快转型速度。以深厚技术底蕴依托、以强大的“朋友圈”做背书,面向智能化的优势面也被进一步放大。
未来究竟是新势力造车的天下,还是传统车企研发的新能源汽车更胜一筹,目前还不能下结论。然而,从以上述数据看,新能源车远不只有受资本眷顾的那些“新势力”,其实这个市场上,传统车企新能源汽车才是压舱石和中流砥柱。在这里,我们真切提醒广大消费者,切莫被热闹的各种营销、故事蒙蔽双眼,在选择或考虑新能源产品的时候,传统车企的新能源产品同样值得您去关注。
新能源二手车比以往值钱了!全年销量迅速爬坡
[?亿欧导读?]?汽车产业链上下游驰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特斯拉国产Model?3交付;吉利与奔驰合资成立smart公司;京东获导航电子地图甲级绘制资质
作者丨钱漪
编辑丨郝秋慧
为方便大家了解、回顾1月汽车出行产业发生的大事件,亿欧汽车按照传统车企、新造车企和科技企业等不同类别,对当月大事进行了整理。
2020年1月,各大车企纷纷交出2019年期末成绩单。奔驰全球销量达245.6万辆,连续9年刷新纪录;福特2019年在华销量跌26.1%,仅56.79万辆;沃尔沃汽车2019年在华销量超70万辆,同比增长9.8%。另外,自主品牌销量呈总体下滑态势。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自1月中旬蔓延,形势日益严峻,众多企业表达了共度时艰的态度,并用实际行动贡献力量。二十余家中国传统车企、包括特斯拉在内的多家造车新势力、零部件企业、汽车经销商、汽车养护品牌、核心材料企业等汽车行业上下游都伸出援手,或捐钱捐物,或出力支援抗疫前线。
受疫情影响,亿欧汽车预计一季度车市大概率将出现两位数的跌幅,对于一些新造车企而言,疾病蔓延导致的融资窗口的延后对其也是雪上加霜。疫情的突然爆发让经历2019年寒冬的中国车市,2020开年或许再受重创。
1月份最受关注的新造车企莫过于特斯拉,1月3日,特斯拉发布消息称,中国制造Model?3基础车价从35.58万元下调至32.38万元,补贴后售价为29.905万元;1月7日,特斯拉在上海超级工厂首次向社会车主交付国产Model?3,并启动第二款国产车型Model?Y。
特斯拉在自动驾驶技术测试上同样布局迅速,1月16日,特斯拉官方微博发文称,特斯拉已经有超过60万辆配备“完全自动驾驶芯片”的车辆,车辆每天为特斯拉自动驾驶神经网络创造2千万英里的行驶数据。
美国当地时间1月22日,特斯拉股价涨超555美元,市值一度突破千亿美元,成为美国有史以来首家市值破千亿的车企。
科技出行领域,几家欢喜几家忧愁。京东获导航电子地图甲级绘制资质;嘀嗒出行正寻求至多3亿美元融资,并考虑进行首次公开招股IPO;滴滴成立新公司,经营范围含二手车经纪等;上海市消保委公开约谈“美团打车”,出租车感谢费”模块被迫下线。
CES?2020(国际消费电子展)于当地时间2020年1月7日至10日在拉斯维加斯举行,各大科技企业争相秀“肌肉”,如腾讯与伟世通、广汽合作量产智能座舱SmartCore亮相。
多家传统汽车制造企业与科技企业宣布牵手,深化自动驾驶及智能网联方面的进一步合作。
如中国自动驾驶初创公司AutoX宣布与FCA菲亚特克莱斯勒达成合作,双方携手推出无人车PacificaX(捷龙星),共同布局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这一领域;英特尔旗下子公司Mobileye正式宣布与上汽集团和韩国大邱广域市达成合作,上汽集团将采用Mobileye的路网资产管理技术(REM),以推进L2+级别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在中国的部署等。
传统车企
北汽集团发布2019年度经营业绩,产销同比下跌5.91%
1月6日,北汽集团发布了2019年度经营业绩。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北汽集团实现产销226万辆,同比下跌5.91%,位居全国第四位。此外,北汽集团2019年全年营业收入为5012.3亿元,同比增长4.26%。
沃尔沃汽车2019年销量突破70万辆,同比增长9.8%
1月7日,据吉利控股集团官方微信消息,2019年,沃尔沃汽车全球销量再创新高,共售出705452辆,较去年同期增长9.8%。这是沃尔沃汽车成立93年以来首次突破70万辆大关,连续第六年打破全球销量纪录。
吉利与奔驰合资成立smart公司:各持股50%,发展纯电动智能汽车
1月8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和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宣布:经相关监管部门批准,双方组建的smart品牌全球合资公司“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smart?Automobile?Co.,?Ltd.)正式成立,?在全球范围内联合运营和推动smart品牌转型升级。合资公司注册资金54亿元人民币,开发下一代高端电动smart车型,首批纯电动汽车产品将自2022年起投放市场。
上汽集团对外公布2019年销量成绩,同比下滑11.5%。
1月8日,上汽集团对外公布2019年销量成绩。据其公布数据显示,上汽集团2019年全年整车销售623.8万辆,同比下滑11.5%。相较国内颓势,其海外成绩喜人,销售整车35万辆,同比增长26%。新能源车销量超过18万辆,同比增长30%?。
在上半年财报中,基于对全年国内市场的预测,上汽集团将全年整车销售目标调至到了650万辆,相较于年初710万销量目标减少了8.5%。
奇瑞集团公布年销量数据,已完成99.3%
1月8日,奇瑞集团公布年销量成绩单,2019年奇瑞集团累计销售汽车74.5万辆,同比微跌0.9%,完成年初75万目标的99.3%。其中,自主品牌车型销量同比增长6.9%,全新一代瑞虎8、艾瑞泽系列以及捷途系列销量均突破10万辆。
红旗品牌2030年销量目标100万辆,红旗H9全球首秀
1月8日,红旗品牌在人民大会堂举办2020年中国一汽的首场品牌盛典活动。在发布会现场,中国一汽集团董事长徐留平公布一汽红旗品牌未来10年的销量目标:2020年达到20万辆销量,2022年达到40万辆销量,2025年力争60万辆销量,到2030年将争取达到100万辆年销量。同时,在本次活动上,红旗品牌也带来了全新车型红旗H9的全球首秀。
上汽集团与Mobileye就深化智能驾驶技术达成合作
1月8日,上汽集团对外宣布,近日上汽集团已经与英特尔子公司Mobileye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进一步拓展并深化在智能驾驶技术方面的合作,共同推动智能驾驶汽车在国内早日落地。
根据协议,具体的合作内容包括:双方计划携手在中国推广端到端路网资产管理解决方案(REM,Road?Experience?Management);上汽集团自主开发的全新一代智能驾驶辅助系统(ADAS)计划搭载Mobileye最新的视觉芯片;双方共同开展L3-L4级别的智能驾驶项目研究合作。
奔驰全球销量达245.6万辆,连续9年刷新纪录
1月9日,梅赛德斯-奔驰发布官方消息称,2019年,奔驰与smart品牌在全球合计销量达245.6万辆,同比微增0.7%,连续9年刷新年销量记录的同时,连续4年霸占全球豪华车销量榜第一的宝座。
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Ola?K?llenius)表示,在移动出行变革的大背景下,奔驰再次取得好成绩,体现了客户对奔驰的强烈需求,印证了奔驰品牌的价值,“通过对新科技、可盈利性销量增长方面的投入,我们将为品牌在碳中和出行时代成为可持续豪华主义的先锋、持续引领全球豪华汽车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福特2019年在华销量跌26.1%,仅56.79万辆
1月13日,福特汽车公司公布了2019年在华销量。数据显示,2019年福特汽车在华销量为56.8万辆,同比下降26.1%。其中,2019年福特汽车第四季度在华的销量为14.6万辆,同比下降14.7%。自2017年起福特汽车在华销量连续三年下滑。
标致家族计划增持PSA-FCA新造车集团的股份
1月13日,据路透社消息,在标致雪铁龙和菲亚特克莱斯勒合并后,标致家族将持有新造车集团6.2%的股份,并计划尽快增持股份。上月,标致雪铁龙和菲亚特克莱斯勒就一项500亿美元的并购达成了一项具有约束力的协议,该协议将在12至15个月内完成交易,缔造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商。根据协议条款,标致家族只有从法国国有投资银行Bpifrance?Participations和中国东风汽车(Dongfeng?Motors)手中收购股份,才能增持至多2.5%的股份。
起亚2025年前投29万亿韩元推11款纯电动车
1月14日,韩国起亚汽车发布了中长期战略目标“S计划”(Plan?S),提出加速转型升级,逐步建立在未来汽车行业的领导地位,包括在电气化、移动出行服务,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等领域。按照计划,起亚汽车将在2025年前投资29万亿韩元(约合1730万元),推出11款纯电动车,全球市场(除中国外)占有率实现达到6.6%,环保车销量比重达到25%。起亚首款纯电动车将于2021年推出。
上汽大众与苏宁控股正式进行战略合作签约
1月14日,上海上汽大众销售有限公司与苏宁控股集团正式进行战略合作签约。签约仪式上,双方拟定2020年开50家苏宁汽车斯柯达零售店目标。双方将在全场景、全客群、全数据、全媒介、全产业链层面开展协作。双方联合打造的首家苏宁汽车斯柯达零售店“斯家空间”已在南京江宁万达试营业。
丰田发布全新移动出行服务品牌Kinto
1月14日,丰田推出了一个全新的移动出行服务品牌Kinto,以专注于汽车共享、订阅服务和自动驾驶等服务,这一全新品牌将被引入欧洲。它是丰田利用包括智能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系统在内的新技术,Kinto?One作为一个提供全方位服务的租赁系统,将车辆费用、任意保险、汽车税、注册各项费用以及车辆维修费整合为月度固定费用;Kinto?Flex将提供基于订阅的租车服务,并提供“优质体验”;Kinto?Share将在自助服务的基础上使用混合动力汽车。
沃尔沃联手联通推进5G?V2X技术在中国的落地
1月15日,“重新定义5G时代车联网基因———2020中国智能汽车高峰论坛”上,沃尔沃汽宣布与中国联通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5G下一代移动网络技术,共同推动V2X车路协同技术在中国的发展。
大众汽车因柴油车丑闻在加拿大面临1.96亿美元罚款
大众集团发言人证实,1月22日,加拿大检方提议对大众集团(Volkswagen?Group)处以1.965亿美元(合2.583亿加元)的罚款,此前大众集团对数十项违反柴油车排放的指控认罪。
丰田因“高田气囊”再在全球召回36.1万辆汽车
1月23日,据路透社报道,丰田汽车公司表示将在全球再召回36.1万辆老款车型,这些汽车的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存在潜在缺陷。
沃尔沃押注插电式混合动力车
1月28日,据彭博社消息,沃尔沃将加大对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赌注,提升其在欧洲销量的占比达25%。其CEO汉肯·塞缪尔森(Hakan?Samuelsson)此前宣布,到2025年,沃尔沃所有在售汽车中一半为纯电动汽车,一半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
雷诺任命德梅奥为新任CEO
1月29日,雷诺任命大众汽车集团(Volkswagen?Group)旗下西雅特(Seat)品牌的前负责人卢卡·德·梅奥(Luca?de?Meo)为新任首席执行官。德梅奥2009年加入大众集团,先后负责大众品牌和奥迪品牌的营销与销售工作。
新造车企
国产特斯拉降价,补贴后低于30万元
1月3日,特斯拉发布消息称,中国制造Model?3基础车价从35.58万元下调至32.38万元,同时该车还将享受免征购置税以及国家的补贴政策,补贴金额将达到2.475万元,因此该车补贴后售价为29.905万元,并且首付最低4.5万起。
理想汽车在美申请IPO
1月3日,据路透社报道,理想汽车在美国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申请,旨在筹资至少5亿美元,最早于2020年上半年上市。
据知情人士透露,理想汽车的IPO计划从去年夏天就已经开始,并且雇佣高盛银行作为此次牵头交易的主要机构。在2019年12月,理想汽车秘密提交了首次公开募股申请,并表示将于2020年上半年正式登陆股市。如果一切顺利进行,理想汽车将会成为继蔚来汽车之后,第二家实现在美上市的中国造车新势力。
特斯拉首次向社会车主交付国产Model?3,并启动第二款国产车型Model?Y
1月7日,特斯拉CEO?伊隆·马斯克(Elon?Musk)首次向社会车主交付了在中国本地生产的Model?3,交付仪式在特斯拉位于中国上海的超级工厂举行。特斯拉上海工厂制造总监宋钢透露,在今年底国产特斯拉Model?3将实现全部零部件的国产化替代。
同时,马斯克还发布了下一辆国产车型?Model?Y的项目启动。Model?Y车型于2019年3月在位于美国洛杉矶的特斯拉设计中心首次发布,预计将于未来数月内在特斯拉位于加州的弗里蒙特工厂进行投产。特斯拉宣布,位于上海临港超级工厂二期项目正式启动,这里将生产中国版model?Y。
广汽蔚来正寻求15亿规模融资,投前估值15亿
据腾讯一线1月9日消息,广汽蔚来正在进行新一轮15亿元规模的融资,此轮融资主要用于研发、用户运营品牌及渠道维护及营运等方面。广汽蔚来此轮投前估值为15亿元。
腾势新能源汽车注册资本新增7亿
1月14日,据天眼查数据,深圳腾势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发生注册资本新增,由原来的50.6亿增至57.6亿,增幅达13.83%。深圳腾势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2月,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乘用车、电动车等。该公司是由比亚迪与德国戴姆勒共同设立的合资企业,双方各持股50%。该公司法定代表人为Hubertus?Troska,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为董事之一。
华人电动车新势力Lucid将生产首批80辆Air车型
1月14日,美国华人创办的电动车公司Lucid表示,在4月份在美国纽约正式发布之前,该公司正在制造首款电动汽车“Air?”的最初80辆车。目前,Lucid公司已经开始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卡萨格兰德建设电动车工厂,今年四季度工厂将正式启动量产。
特斯拉:已经有超60万辆特斯拉配备完全自动驾驶芯片
1月16日,特斯拉官方微博发文称,特斯拉已配备完全自动驾驶芯片,该芯片拥有高达60亿的晶体管,每秒可完成144万亿次的计算,能同时处理每秒2300帧的图像。每辆特斯拉有两个芯片加持,可以同时处理相同的数据。目前特斯拉已经有超过60万辆配备“完全自动驾驶硬件”的车辆。
特斯拉市值首次破千亿美元,创美国车企市值记录
1月22日,特斯拉股价一度涨至555美元,市值一度突破千亿美元,成为美国有史以来首家市值破千亿的车企。
科技企业
滴滴成立新公司,经营范围含二手车经纪、销售等
天眼查数据显示,1月6日,滴滴智通(广州)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网络安全信息咨询、二手车经纪、二手车销售、人工智能算法软件的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等,法定代表人为唐霞。
该公司共有三位股东,分别为广东省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广州市德菲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和滴滴商业服务有限公司。其中,广东省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是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滴滴商业服务有限公司为滴滴运营主体——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AutoX与FCA达成合作,共同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PacificaX
在CES?2020期间,中国自动驾驶初创公司AutoX宣布与FCA菲亚特克莱斯勒达成合作,双方携手推出无人车PacificaX(捷龙星),共同布局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这一领域。AutoX将其称之为“中国第一款可真正无人的RoboTaxi”。
据计划,捷龙星将于今年在深圳、上海等地实现规模化投放,成为AutoX试运营车队的一部分。据了解,此前AutoX已在深圳市中心地段开展自动驾驶测试和试运营,并计划在上海推出100辆无人驾驶出租车试运营。
Mobileye宣布与上汽达成合作,将在华提供路网资产管理技术
当地时间1月7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的CES展上,英特尔旗下子公司Mobileye正式宣布与上汽集团和韩国大邱广域市达成合作。根据合作内容,上海汽车集团将采用Mobileye的路网资产管理技术(REM),以推进L2+级别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在中国的部署。至此,上汽集团将成为采用Mobileye路网资产管理技术的第一家中国车企。
腾讯与伟世通、广汽合作量产智能座舱SmartCore亮相CES
当地时间1月8日,由伟世通、腾讯和广汽研究院三方合作打造量产座舱域控制器SmartCore在CES正式亮相。该产品是全球首款使用第三代高通骁龙汽车座舱平台的座舱域控制器,并将在广汽全新纯电平台首款车型Aion?LX上实现量产。
本次量产的SmartCore搭载了腾讯车联TAI汽车智能系统的核心技术和能力,以语音交互为主要方式,可实现高效、情感化的人机互动和车辆控制。同时,SmartCore智能座舱注入了腾讯系丰富的内容娱乐及车主服务生态,并可结合出行场景特征和用户兴趣偏好,实现服务的主动推荐,为用户带来人性化的、极致的数字化体验。
京东获导航电子地图甲级绘制资质
1月14日,国家自然资源部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显示,北京京东叁佰陆拾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获自然资源部颁发的“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甲级测绘资质,这意味京东将被允许开展与自动驾驶、高精地图采集相关的业务研发。2018年7月,京东宣布推出专注于机器人地图和智能驾驶数据应用的京东地图。
截止至2019年12月,国内仅有22家具有甲级测绘资质的单位或厂商。包括四维图新、凯立德、立得空间等8家传统图商。
嘀嗒寻求3亿美金融资,完成日订单200万后赴美上市
1月16日,据彭博社消息,嘀嗒出行正寻求至多3亿美元融资,并考虑进行首次公开招股IPO。据接近嘀嗒的知情人士透露,去年8月嘀嗒已开始在寻求IPO前的最后一轮融资,资金需求是3亿美金。当时按照10亿美金投前估值算,上市地点在美国,不过目前其上市的具体时间还没完全确定。知情人士还称,完成这轮融资后,嘀嗒希望其上市时市值能达到30亿美金,这笔融资主要是为了做大单量,2020年的目标是单量翻倍达到200万单。
美团打车:“出租车感谢费”模块已下线,将进一步评估方案
上海市消保委于1月20日就“出租车感谢费”问题公开约谈“美团打车”。对此,美团打车表示,上线“出租车感谢费”的初衷是考虑到春节期间供需紧张,目前正在和有关部门就其中涉及的政策法规问题进行沟通,并已第一时间将该模块下线,就方案进行进一步评估和研究。
滴滴出行暂停包括武汉在内的全国多地区部分业务运营
1月24日,滴滴出行发布消息称,“应武汉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要求,将于2020年1月24日12时起,暂停武汉市内的网约车及网约出租车运营,恢复时间以指挥部通告为准。”1月27日,发布《滴滴出行暂停部分地区部分业务运营》的通知,滴滴方面称,为了做好疫情防控,滴滴出行暂停部分城市的部分业务,恢复时间以当地地方政府相关部门通告为准。
编辑:郝秋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有计划买纯电动车吗?”“想买。现阶段充电条件都可以了,但一想到卖出去不值钱,心就有点慌。”这是记者与一位购车者的真实对话。
当前很多人对新能源汽车“持币观望”,其中一个原因是新能源二手车保值率低,卖不起高价。2020年已过2/3,新能源汽车销量也持续走高,从最新统计数据来看,当前新能源二手车的残值情况也在向好。近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国内汽车保值率报告显示,10月份插电混动、纯电动等新能源车型的保值率明显高于9月,特斯拉、蔚来和宝马等高端新能源汽车,随着保有量的增加,呈现明显的品牌溢价能力;同时新能源汽车各品牌之间的保值率差距在逐渐缩小。
10月数据:
保有量拉高保值率,新车企溢价能力上升
由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联合精真估最新发布的《2020年10月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显示,新能源二手车的保值率明显提升。尤其是在30万元以上的高端豪华新能源汽车上,如特斯拉、蔚来、宝马等品牌溢价能力明显。保值率报告显示,10月份新能源二手车保值率(三年车龄)中,纯电动保值率为51.2%,比9月的44.4%高6.2%;插电混动为39.2%,比9月份的37.6%高。
保有量的提升,是新能源汽车保值率上升的一个主要原因。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0年1~9月,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73.4万辆,其中特斯拉国产Model?3前9月累计销量为7.99万辆,超过蔚来、威马、小鹏、理想之和,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份额已超过10%。中汽协分析表示,在市场流通的二手电动车中,由于特斯拉市场份额较高,加之品牌溢价等因素直接抬高了整个二手车价格。与此同时,车型售价在30万元以上的蔚来、理想等造车新车企销量也节节攀升,成为抬高新能源二手车溢价的“最强辅助”。蔚来汽车官方数据显示,9月蔚来汽车累计交付新车4708台,同比增长133.2%,前三季度交付量已超越去年全年。理想汽车虽然只有一台?理想ONE,但在9月交付3504辆,持续刷新单月交付量。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指出,当前新能源汽车各品牌之间的保值率差距在逐渐缩小。但也需要正视的是,除头部新企业外,其他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保值率则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与9月份相比没有明显差异。同时,国内自主品牌的电动车交易活跃度低,也是导致新能源二手车业保值率“贫富悬殊”的一个重要因素。
新能源主要车型10月份保值率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特点1:
传统车企的“传统口碑”保值优势高
具体到车型方面,技术先进和成熟的车型保值率较高。如新能源二手车保值率一直居首位的有特斯拉的model?X、modelS,三年车龄残值依然可有五六成,Model?X75D甚至高达68.1%,媲美传统燃油车。除特斯拉外,三年残值较高的新能源汽车则基本产自传统车企,宝马X1混动、i3,广汽传祺GS4插电混动、荣威ei6插电混动、比亚迪唐DM、帝豪EV等都在新能源保值率前十。
记者留意到,当前新能源技术飞速提升和成熟,让二手车市场上开始越来越多出现新能源汽车。同时随着服务渠道健全的传统车企的加入,积累多年的高品质口碑和成熟技术厚积薄发,当前,广汽传祺、荣威、比亚迪和吉利不仅销量在新能源市场领先,其二手保值率上极有优势。同样值得一提的还有主品牌的新能源黑马五菱推出的宏光MINI?EV以三万元低价抢夺“低速电动车”的广阔市场,如满街的拉货“小面包”一样,也让这款电动车成为快消品,消费者也不用过分担心处置二手车的问题。新旧车企的共同推进下,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和保值率的提升,也让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今年也低开高走,大大恢复元气。
特点2:
核心技术升级,新能源产品力提升
日前,作为国内大多数车企的主要电池供应商的宁德时代,宣布了“永不起火”电池的研发成果,提振了市场对新能源汽车安全性的信心。比亚迪的刀片电池也进入大批量产阶段。以上从一个侧面反应,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已有质的突破,这对产品力的提升,对拉动新能源汽车保值率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全媒体记者留意到,仅两三年间,不管合资品牌还是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实际续航里程普遍已经超过400km,甚至更高达650km,已消除车主在使用环节的里程焦虑问题。最为关键的是,当前续航里程上的“水份”问题也不再被消费者诟病,及时配套的基础设施也让消费者更为放心地购买新能源汽车。
此外,智能驾驶辅助与车联网系统技术突飞猛进,体验感更加,也让新能源汽车的价格逐渐回归本位,显得更加合理,持续改善新能源汽车的保值率。
特点3:
不满5万公里就转手
新能源汽车置换时间更早
此次报告还指出,当前新能源汽车在线上平台和线下旧车交易市场的成交日益活跃,但同时新能源汽车的置换时间普遍较短。报告显示,特斯拉、蔚来等溢价能力更强的品牌受市场欢迎,小鹏、威马等也逐渐成为新能源二手车中的“大牌子”。在区域表现方面,一线城市是新能源二手车的主要车源输出地,在所有成交中,来自于北上广深4城的车源近50%。一线城市都是限牌城市,在这几年对于新能源车的上牌在政策方面有所扶持,这些城市的新能源车保有量不断上升,因此在进入置换周期后,自然成为主要的新能源二手车源供应城市。
与此同时,与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置换的时间更短暂一些。有13%的新能源车开不到1万公里就被卖出,与此相对应的是,只有3%的燃油车在1万公里以内被卖出,51%的燃油车在行驶8万公里以后才被卖出。其中,1~3万公里、3~5万公里、5~8万公里及8万公里以上的新能源二手车成交占比分别为29%、21%、18%和19%,总计有63%的新能源车开不满5万公里就被卖出。
特点4:
自主车企“保价回购”拉动保值率上升
虽然新能源车保值率有上升趋势,但相对而言,自主品牌新能源车的保值率仍然处于低位。但今年不少新能源车企为提振销量,相继推出保值回购政策,主动解决新能源汽车保值率低所带来的问题,连锁拉动了车辆保值率的提升。全媒体记者留意到,欧拉曾推出“7天无忧回购“和”保值换购”两项服务,威马也曾推出裸车两年最高6折的官方保值回购权益,吉利几何C也推出2年7折保值购按补贴后指导价7折进行整车回购。这些不设门槛的官方回购,一扫用户对购车的担忧和对电动车残值的焦虑。除此之外,在新车营销层面,免费充电、免费保养、核心电芯质保等购车权益的推出,以上这些都助推新能源车保有量上升,带动保值率提高。
趋势:
新能源车“前低后高”,增量潜力巨大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表示,未来三五年内,将出现新能源汽车的首个置换高峰期,其中将包括共享租赁和出行公司淘汰的大量共享车辆,这将促使新能源二手车市场在国内快速形成规模,让新能源二手车保值率进入提升的快车道。数据显示,2020年1-9月新能源车销量1654万台,销量2019年同期增8%。虽然今年新能源汽车在1-6月同比降了15%,但7-9月销量增幅却达到58%。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认为,2020年世界新能源车走势前低后高明显,今年第四季度增量潜力巨大。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规划》提出了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占比将达到20%左右的新目标。未来,随着传统车企列强与造车新车企的同场竞技,新能源车型升级和新品推出并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实现快速腾飞,也为新能源二手市场带来较大发展机遇。
收拾车成立于2017年10月,总部在北京,是一家致力于汽车后市场整合服务的平台型公司,专注为车主和企业提供“管家式”车务服务,并提供汽车买卖、二手车交易、车险、美容装饰、代驾等服务。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