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行业现在都减产了吗?

风电行业现在都减产了吗?

3838px 2025-05-01 科技 80 次浏览 0个评论

“双碳”目标大背景下,风电行业迎来利好。与传统制造业一样,风电产业链也分为上游原材料及零部件制造、中游风电整机总装以及下游风电场投资运营。其中,风电整机的核心零部件包括齿轮箱、发电机、轴承、叶片、轮毂等。除了个别关键轴承等零部件需要国外进口,大部分风电设备国内均可生产制造,且技术较为成熟,从而推动了产业的发展。

风电行业现在都减产了吗?

事实上,中国风电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工业制造的支撑,尤其是先进制造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风电产业的崛起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风电,即风力发电,不仅是清洁能源,也是可再生能源。

无论是陆上还是海上,中国风能资源都相当丰富。近年来,因中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同时沿海地区电力负荷高峰区域供电需求较高,海上发电逐步抬头,成为开发的主力。

多年来,中国风电行业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随着“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落地,风电行业受益明显,并呈现爆发式增长。在丰富的风能资源和利好的政策等多方面因素推动下,中国风电在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在全球崭露头角。

目前,中国已连续多年占据全球最大风电市场的地位。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陆上风电新增装机量约为3,007万千瓦,虽较2020年有所下降,但仍是全球陆上风电新增装机量最高的国家。海上风电方面,2021年,中国海上风电新增并网装机量可谓“一枝独秀”,占全球新增总量的80%。

相比光伏概念来说,风电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并不亮眼。技术方面,风电技术已较为成熟,且不如光伏那样经历了多次的技术迭代,同时风电技术路线相对单一,而光伏则较多变。光伏更容易令人联想到科技和前沿技术,尤其包含大量全新的概念,例如能源互联网、物联网、智慧能源等等,认知度更高。

应用场景上,风电基本都面向 ToB,针对企业和行业客户,尤其是电网。而光伏则有大量 ToC场景,更偏向于用户端,能够提供真切的体验。 ?毋庸置疑的是,风电行业在全球始终炙手可热,从技术、应用场景等多方面,获得突破成为资本市场“香饽饽”的可能。

当气象、功率、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及用户侧的使用情况得以很好地预测时,能源的利用率和用电的经济性将会产生质的飞跃。

整体三维风电场的风机模型、布局、 工作、状态根据实际场景进行 1:1 还原。Hightopo三维海上风电场景。可自行选择环游视角,通过对场景进行放大、缩小平移等操作查看场景效果和细节。并将环境参数、实时发电指标、节能减排信息等数据接入 2D 面板,便于运维人员对整个基地运行的有效掌控。通过对接传感器监测结果数据和高速传输介质,将海上风电运营区的海洋环境统一展示,包括波浪要素、风速,能见度、降水量、海浪、潮汐、温度、湿度等项目的监测。实现全天候、多环境下的预警防范能力。

融合大数据、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先进通讯技术,实现风电场能效融通。2D 面板显示风机日发电量、月发电量、以及累计发电量总和,并通过柱状图展示不同位置的风机发电量与发电差异。协助工作人员分析损失电量原因,评估低效风机。并可根据维修经验形成风电机组故障诊断系统,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实现风电机组智能诊断及处理指导。

节能减排模块是在其他系统的基础上高度整合,实现节能信息共享和智能管理,在线显示节约标准煤和 NOX 数量以及减排的 CO2 和 SO2 总和,有效提升海上风电运用和管理的效率和效能。为支撑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助力“双碳”目标实现贡献积极力量。

通过 2D、3D 无缝融合的面板展示风机工作信息实时指标与机组状态数量,包括负荷、风机预警处理率、未处理风机等。以及并网、停机、待机、维护、离线、故障风机数量。依托数据中心建设远程故障预警诊断能力,实现智慧运维服务,提升效益。

安全管理重点围绕风机、海缆、电子围栏三个方面展开运行监管。结合新能源设备的全方位接入,实现全面的数据分析和设备预警功能。加强风险识别和防控能力,保障业务人员安全,科学推动海上风力发电项目进程。

通过预警分析能提前发现风机变化趋势,调整运行参数,尽快安排检修处理;通过提前消除缺陷,避免小问题扩大造成故障,为预防性检修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方法和数据分析的支撑,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预防性检修,推动了运行模块实现专业化分工。

通过对接光纤分布式传感新技术,将海缆分布走向进行绘制渲染。3D 场景内生动形象得展示出海缆的分布运作状态,鼠标左键双击海缆,即可弹出相应的温度、载流量、应变力等海缆相关信息,结合可视化数据,展示参数平均值与最大值信息,方便管理人员推断数据背景下的真实状态,从而进行有效监管。

可根据实际情况自由设置告警类型,例如温度异常,环境侵害等,并实时刷新显示异常状况。并通过对应风机对海缆异常进行报警和定位,判断电缆是否受损或周围环境是否发生变化,保障海缆安全运行。

风电水域电子围栏及配备的预警系统是为风电水域的安全监控、预警和维护提供可视化的解决方法。通过对接船事系统可获取到施工船只、渔船、非法入侵船只等相关信息,结合入侵时间、离开时间,可实时定位船舶位置(经度及纬度)和绘制历史轨迹,提高监控管理效率。

打造的三维可视化系统支持根据现场摄像头实际点位,接入所对应的摄像头视频画面,实现场景还原。

3D 可视化升压站版块高精度建模还原场景内设备,点击相应图标即可快速切换定位至升压站内部结构,助力实现升压站无人值守方式运行。

支持对海上升压站、陆上开关站的各个接地变兼站、接地变进线以及海缆的电压、电流等的指标进行监视测定,以在设备发生故障之前通过运行异常进行分析,保障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实现巡视机器人当前状态数据展示,巡检摄像头实时监控信息实时回传,并通过引擎显示在可视化平台,运维人员和值班人员即可通过手机或者移动终端调看各个主变室应用工况。当高压设备发生接地时,避免人身触电伤害,提高检测精度与效率,减少巡检盲区。

“双碳”目标下,未来五到十年是我国能源转型和发展的关键期。风电作为主力军之一,任务重大。通过将工业数据与大数据相结合,创新运维模式和管理方式,有助于风机预防性维护和风场辅助决策,提高风电运维效率、降低风电运维成本、提升发电量。

未来,将继续发挥工业互联网平台资源优势,践行绿色承诺,拓宽发展路径,为实现国家“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上市公司简介:

1、金风科技(002202):国内最大风力发电机组整机制造商,公司在08年实现了业绩连续第八年的100%增长,公司产品在07年国内新增风电装机容量中占25.1%,国内排名第一。公司在整机制造与销售的基础上,拓展了风电技术服务和风电场开发与销售的盈利模式,提升了公司的综合竞争实力。成功研制国内第一台海上1.5MW风机。截至08年11月公司待执行的在手订单有750kW机组817台,1.5MW机组1221台,此外公司还有已经中标但未签订正式协议的订单910.5MW,相当于607台1.5MW机组。预计公司08年结算750kW风机840台,1.5兆瓦风机500台。未来两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仍将保持高速增长,风电机组的市场空间将继续扩大。

2、泰胜风能(300129):公司自 2001 年设立以来一直专业化制造风机塔架, 是国内第一家专业生产风机塔架的公司,公司处于全国风机塔架行业领先水平。公司名列《2007中国风电发展报告》中列举的主要风电机组零部件制造企业(风机塔架生产部分)之首。本公司是全球风电龙头VESTAS公司在中国指定两家风机塔架生产企业之一,而且 VESTAS 公司从本公司采购的主要产品是 2MW 及以上风机塔架。本公司目前正在联合浙江运达风力发电工程有限公司、国电机械设计研究院联合制订 GB/T 19072-200X 风机塔架国家标准。本公司亦作为唯一的塔架制造企业联合山东伊莱特重工有限公司、山西省定襄金瑞高压环件有限公司和无锡大昶重型环件有限公司三家法兰制造企业起草的《风力发电机组 环形锻件》国家标准初稿已经拟定完毕,现已处于最后报批阶段。

3、华锐风电(601558):在国家第一届海洋风电招标中,华锐风电的优势非常明显,拿到了海上风电项目70%的市场份额,而华锐风电目前在手订单加上中标项目等已经超过1500万千瓦,大幅度领先于同业。在过去的5年,华锐风电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三的风电装备制造企业。未来5年华锐风电将挑战全球第一的目标。作为高速增长的风电行业龙头企业,华锐风电未来5年的复合增长率有望保持在30%左右,“十二五”期间销售额预计将突破1000亿元。

4、湘电股份(600416):公司是国家批准的4家兆瓦级以上风机生产商之一,与日资企业原弘产组建了湘电风能公司(注册资本3.1亿元,公司和湘电集团分别占51%、22%),与全球第三大、北美最大的轴承制造企业美国铁姆肯公司香港全资子公司于07年12月组建铁姆肯湘电(湖南)轴承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300万美元,公司占20%,项目建设期1.5年)。2010年达产后将形成300套风力发电机组整机和500套电机电控年产能,可新增收入23.1亿元、税后利润2.9亿元。公司目前有2MW直驱式、2.5MW同步永磁电机、1.5MW异步风力发电机(带齿轮箱)三个风电项目进入863,2MW直驱式风力发电机首批两台样机在07年4月生产,6月样机发电,漳州六鳌项目共13台发电机订单07年底全部交货。截止08年中期,1.5MW双馈风力发电机已实现批量生产;2MW直驱型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已实现产业化生产。07年11月3日,公司两台2兆瓦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成功下线。

5、上海电气(601727):公司为中国最大的综合型装备制造业集团之一。中国最早参与大型风机制造的企业之一,已完成1.25MW风机技术引进和样机生产,正在进行2MW风机联合开发,风电设备已经形成了完整系列,“家族”成员包括:部分1.25兆瓦机组已在山东、山西等地实现并网发电,09年9月,2台防盐雾型2兆瓦大功率风机下海,用于三峡响水和慈溪海上风电场,正在研发的3.6兆瓦风机,风轮直径达116米,是目前国内最大、全部由企业自行开发的风电机组,样机预计于2010年6月下线,2009年,上海电气将制造约500台兆瓦级风电设备;08年12月上海电气风电设备有限公司风电制造基地开工,该风电设备制造基地面积4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1.43亿元,形成年产600台2兆瓦风机的生产能力。

6、银星能源(000862):拥有宁夏及相邻省区可开发利用达500万千瓦的风能资源,成立宁夏银星能源风电设备制造公司,成功完成了首台MWT62-1000A型1MW风电机组的生产任务(国产化率达到70%),建设了年产100套各类风电塔架的生产项目,并组建控股子公司宁电齿轮箱制造有限公司,专业从事风电增速齿轮箱的自主研发和制造。计划到2010年,实现年产300台风力发电机组及1万吨塔筒的生产能力,风力设备制造业年收入总额达到15亿元。出资6000万元组建宁夏银仪风力发电公司(注册资本为1.5亿元)从事风力发电项目的开发、建设和经营。

7、长征电气(600112):公司持有广西银河艾万迪斯风力发电有限公司70%的股权,该公司投资建设的2.5兆瓦直驱变速变频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组的整体设计已完成,德国DEWI-OCC已经在2008年4月根据IEC61400-1999二级a风场规定签发AV9082.5兆瓦80米风机的设计认证报告,在北海的总装厂房已全线竣工,所有的必要基础设施都已齐备,已就主要部件同包括德国FAG在内的战略供应商签定了采购合同,零部件已经交货,机舱罩和复合材料部件样品制造已经在北海完成,近期将开始批量生产,已获得北海供电局就风力发电机并网运行的批文;预计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产200台2.0兆瓦、2.5兆瓦及3.0兆瓦风机的生产能力。

8、特变电工(600089):通过新疆新能源间接参股的新疆金风科技(002202)是国内最大的风电机组生产商,具备年产200台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的生产能力,其产品在国内国产风机市场占有率达到85%。

9、长城电工(600192):公司以5180万元收购兰州电机厂100%股权,该公司主要从事风力发电设备开发制造业务和高端电机业务,其开发的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控制器装置技术居于国内领先,已为新疆风能公司、广东南澳风电厂等提供发电机组,将成为新利润增长点。

10、泰豪科技(600590):公司旗下的泰豪特电主营业务为包括水轮发电机和风力发电机在内的清洁能源发电机产品的生产和销售。06年11月对泰豪特电增资2100万元,07年4月以315万元受让泰豪特电300万元股权,完成后,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为公司全资子公司;“泰豪”发电机获得06年690V及以下中小型发电机中国名牌产品,进一步巩固了在全国中小型发电机行业的引领地位。

11、ST汇通(000415):07年6月出资500万元(占40%)成立新疆汇通风电设备股份公司,经营风力发电设备制造。项目投资6000万,生产发电机组转子、定子机座的年生产能力可达4000 吨。新疆是风能规模最大省份。公司与中国风电机组制造商的龙头金风科技形成战略投资成立新疆风能设备股份公司,为金风科技配套生产风电机组中的金属结构部件。公司业务拓展到风能这一清洁能源领域,弥补公司在新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季节性和周期性起伏。2008年8月对汇通风电增资700万元,增资完成后,汇通风电注册资本3000万元,公司持股40%,成为该公司控股股东。

12、鑫茂科技(000836):子公司鑫风公司与君达公司签定价款合计5080万元的风电叶片销售合同。鑫风公司已具备了年产300套750KW叶片的产能;该公司自主研发的1500KW叶片模具也将于08年6月中旬完成。本合同预计将于09年上半年全部履行完毕,预计毛利率不低于30%。08年9月6日与沈阳中科天道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签定风电叶片销售合同,合同标的物为1.5MW风力发电机组风轮叶片100套,每套155万元(含税)。如本合同顺利履行,预计09年公司将可实现1.55亿元销售收入,预计毛利率约为25%。

13、天奇股份(002009):公司将尽快实现玻璃钢叶片的批量生产,实现规模化发展。08年公司将尽快完成白城新能源300套兆瓦及风电设备塔筒塔架生产能力的投资建设任务;公司将利用无锡强大的机械加工能力和配套能力,建立和形成完善的风电零部件供应产业链;公司将进一步深化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产学研合作,以及加强与上海电气的紧密合作,为公司风电产业技术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争取在08年内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建立省级风电行业重点实验室,为进一步发展风电产业典定基础。公司与英国瑞尔科技合作开发制造竹质风机叶片,竹质复合材料叶片具有制造时间短、成本低、性能稳定、发电效率高等优点,其市场发展空间将十分广阔。根据规划,合资公司的生产纲领定为年产叶片1.5MW级200套,总规模300MW,平均占国内未来市场规模的15%左右。公司自主研发设计的800千瓦、25米长竹质复合材料风力发电叶片样机已于日前在河北张北风场装机试运行,目前运行正常并已并网发电,叶片运行的各项检测工作正在进行中。

14、天威保变(600550):国内唯一具备完整产业链结构的光伏企业。2008年7月公司决定投资3.9亿元成立全资子公司保定天威风力叶片公司,该风电项目将分两期进行,一期工程的建设规模为年生产1.5兆瓦级以上风力发电机叶片400套,一期产品成功下线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工艺等方面的完善后立即投入二期。一、二期工程完成后公司将达到800套叶片的产量规模计划,该项目一期计算期15年,其中建设期1.5年,投产期1.5年,满负荷经营期12年。项目投资回收期为5.5年(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7.24%(税前)。

15、棱光实业(600629):进军风力叶片:08年7月22日,拟通过非公开发行购买上海玻璃钢研究院100%权益,并募资不超过2.5亿元,投资于上海玻璃钢研究院增资扩建年产200套风力叶片项目(1.2亿元)和建设年产5700吨多轴向玻纤增强材料(1.3亿元)。经估算,第一个项目建成投产后新增:年平均销售收入28750万元;年平均净利润1972万元;税后投资收益率15.07%。第二个项目投资回收期6.69年(税后)。本次重组后玻钢院将形成年产550套风力叶片的产能。(风力叶片的主要原材料是玻纤增强材料)

16、中材科技(002080):公司以3600万元合资设立中材科技风电叶片股份公司,投资建设年产600片MW级风机叶片项目,该项目产品处于技术产业链终端,建成后将形成MW级风机叶片批量产能,投资利润率约16%。08年5月同意投资建设年产500套兆瓦级风电叶片建设项目,投资总额45704.07万元,达产后年均净利润7638.08万元。

17、九鼎新材(002201):创投概念,生产风力发电机机舱罩。

18、方圆支承(002147):年产30000套精密回转支承和自筹资金年产4000套精密回转支承产品的重要客户之一就是风电客户。新疆金风目前已经初步与公司回转产品供应达成了商务协议,新疆金风2006年生产了风机437台,今年预计生产1050台,其中兆瓦级风机将超过200台。随着风电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国内主要风电制造企业,如华锐风电科技、广东明阳、浙江运达、华仪电气等都有可能成为公司的潜在客户。

19、天马股份(002122):风电设备用精密轴承。

20、宁波韵升(600366):世界钕铁硼龙头公司,钕铁硼产品已进入欧美主流市场,国内的产销量名列前三位。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性能优异,是制造环保节能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之一,钕铁硼电机效率远高于普通电机。一兆瓦风电机组需要钕铁硼一吨左右。

21、中科三环(000970):生产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性能优异,是制造环保节能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之一,钕铁硼电机效率远高于普通电机。一兆瓦风电机组需要钕铁硼一吨左右。

22、海油工程(600583):总承包渤海风力发电项目,实现了风力发电站的满功率运转,渤海风力发电项目是我国第一个真正建立在海上的风力发电站。

23、广州控股(600098):2007年4月公司全资子公司广州发展电力投资公司获广东省惠东县政府授权进行风力发电项目开发,该项目总规模计划约为120MW,计划投资额约12亿元,首期拟建设规模计划约为49.5MW。

24、金山股份(600396):公司控股51%辽宁康平金山风力发电公司与彰武金山风力发电公司二期扩建的发电机组已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此外公司还将在康平、彰武两地各新建全资公司,预计未来3年公司风电权益将达到7.4443万千瓦。

25、京能热电(600578):公司出资3.3亿元对国华能源增资(拥有15%股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国华能源已经成为国内占有风电资源最多、开发风电项目最大的一家公司,拥有风力资源1100万千瓦,已经建成张家口和汕尾的风力发电基地,正在开发的项目包括江苏东台风电项目(总投资85亿元)、河北尚义县满井风电场(总投资90亿元)、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灰腾梁风电场(总投资80亿元)、呼伦贝尔新右旗风能发电工程(总投资80亿元)以及广东陆丰等多个项目。

26、汇通能源(600605):公司拟以9900万元收购内蒙古汇通能源投资100%股权。通过收购,公司将获得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巴音锡勒风电场(一期)49.5MW风电特许权及相关批准文件和四子王旗1000MW风电场勘测权,共400平方公里的风电场资源;该风电场全部投产后,将形成总装机1,500兆瓦,年发电量37.5亿千瓦时,预计年售电收入可达20.63亿元、净利润3.71亿元,投资回报率15%。届时,公司将成为专业的新能源公司。

27、申华控股(600653):2007年与协合能源合资成立内蒙古申华协合风力发电公司开发内蒙古太仆寺旗贡宝拉格风电厂(一期50MW)项目,该项目投资总额为3.97亿元,公司占51%股权。项目年实际发电量可达到1亿度以上,内部收益率IRR(15年)为17.11%;同时双方还就合资合作共同开发协合能源的贡宝拉格等风电项目事宜签订了《框架协议》。08年中报披露,太仆寺旗风电项目已经基本建成,进入调试并网阶段。08年5月,公司与中国风电集团签订《共同开发风电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双方以组建中外合资企业的方式,分期开发辽宁省彰武县东部的350MW风电项目(包括曲家沟一期49.5MW项目和马鬃山49.5MW项目)。截至09年底,至少成立四个合资企业,共开发四个风电项目(规划容量200MW);截至2010年底完成全部350MW风电项目的开发。

28、国电电力(600795):公司出资6232万元(占33%)组建赤峰新胜风力发电公司,风电项目动态总投资为7.89亿元;投资4.67亿元建设总规模300MW的辽宁兴城风电项目;还规划在河南濮阳等地建设3至4座秸秆电厂,总容量约10万千瓦。07年3月公司表示近期拟独立投资辽宁锦州凌海南小柳风电场项目,该项目总投资为4.6亿元,上网电价为每千瓦时0.6元(含税)。07年9月公司与英国苏格兰和南方能源供应公司签署风电项目的《碳减排购买协议》,据测算,公司相关风电项目上网电量销售收入将因此增加0.09-0.10元/千瓦时。

29、粤电力A(000539):公司参股30%的广东惠来石碑山风电厂装机容量为10万千瓦。另外,公司与控股股东粤电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超康投资公司组建粤电湛江风力发电公司,进行风力发电项目开发。该项目预计规模为49.3MW,投资概算4.18亿元,公司占70%股权。

30、宝新能源(000690):陆丰甲湖湾陆上风电场一期工程、二期工程共99MW风电项目获得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公司成立全资子公司陆丰宝丽华新能源电力有限公司,正在进行风电项目前期建设工作,公司在新能源电力可再生能源风电领域的建设已迈上快速发展的道路。

31、吉电股份(000875):拟出资约1.623亿元(占比75%)组建合资公司以建设经营管理长岭风电项目,长岭风电项目动态投资约10.51亿元。长岭风电工程规划建设500MW风力发电机组,一期建设三十号风电场49.5MW风力发电机组,静态投资为5.09亿元,动态投资为5.23亿元;腰井子风电场49.5MW风力发电机组,静态投资为5.14亿元,动态投资为5.28亿元,采取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通过本次交易,可充分享受国家优惠政策,降低工程造价,有效降低投资风险和缓解项目发电运营压力;减少资本金投入,降低资金压力;吸取先进经验,提高运行水平和运营能力;合理利用资源,降低经营风险;增强公司持续发展能力,提高长岭风电项目盈利能力。

32、北方创业(600967):公司出资1050万元与包头复兴园有限公司、包头荣豪稀土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包头北方创业钢结构有限公司(占比42%),用于开拓风电设备,使风电设备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33、华仪电气(600290):全资子公司乐清华仪风能开发公司持有浙江华仪金风风电49%股份,国内风电设备老大新疆金风科技持有另外51%股份。华仪电气计划08年-09年完成开发1.2MW、1.5MW风电机组,装机容量达12万kW;2010年开发风场装机容量25万kW,实现工业总产值15亿元。08年6月,公司与华能新能源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全国范围内就风场建设及风力发电:开发、建设、风力发电设备及所需配套电器设备供应、使用等方面全面合作并形成长期战略伙伴关系。公司与吉林省发改委签订风电合作开发协议,共同打造通榆风电装备制造基地,设立风电设备制造企业。

34、东方电气(600875):集风电、核电、水电、火电设备制造于一身的龙头。2007年公司产出风电机208台,2008年预计1.5MW机型产量将达800台,成为08年国内风电设备最大供应商。09年年产将达到1200台。公司风电方面在手订单200亿元,拥有1MW、1.5MW、2.5MW、3MW涵盖了双馈式、直驱式、半直驱式产品系列的研发能力,2008年预计1.5MW机型产量将达800台,成为国内风电设备最大供应商,预计2009年风电机组将达到1200台。风电项目达产后,未来将形成双馈式1.5兆机组2000台以上,1兆和2.5兆机组500台以上;直驱1.65兆500台以上的生产能力。

35、天顺风能(002531):公司是国内最大风电塔架制造商之一。在风塔生产领域已经有13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正式授权,12项发明专利和4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获得正式受理。与同行业的泰胜风能相比,公司风塔的套均容量更大,1.5MW及以上容量产品的销量占比更高,公司的产品高端化明显。公司主营业务为风塔及风塔零部件生产和销售。一方面将提升2.5MW及以上陆地风电塔架产能,积极推进公司产品的功率升级,稳定公司毛利率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布局3MW及5MW海上风塔业务,公司将分享该领域广阔市场空间

转载请注明来自成都新闻网,本文标题:《风电行业现在都减产了吗?》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80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