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智能辅助驾驶的路线之争已经慢慢有了答案,大多数业内人士都认为激光雷达是未来汽车的必备硬件。
不过,由于技术和成本的原因,激光雷达多年来还只活在终端用户的想象中。作为第一个让它“下凡”的车型,小鹏P5即将上市。
激光雷达的全球首次量产搭载并应用,带来更高阶的XPILOT 3.5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除此之外,小鹏P5的智能化升级照顾到车机体验上,全系标配Xmart OS 3.0全新车载智能系统,搭载 SA8155P芯片结合丰富的科技娱乐配置。还有媲美B级车的超长轴距、宽敞可变的车内空间,小鹏P5拥有成为全能选手的体质。
小鹏P5智能化、长续航、大空间的设计,能家庭智能出行生活的多场景需求。
1
“首款激光雷达量产车”的头衔有多香?
进入2021年,不少车企都官宣发布搭载激光雷达的量产车型,其中不乏宝马和戴姆勒这样的豪华车企。
为什么车企对激光雷达趋之若鹜?当智能辅助驾驶逐渐成为标配,用户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已经成为部分消费者买车的参考因素之一。
但辅助驾驶向自动驾驶发展的进度受到了技术的制约,屡屡的发生事故不断提醒行业,技术的革新去解决。相比目前主流的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可以更准确地感知周边环境的三维信息,探测精度在厘米级以内,有效探测距离也更远。这让激光雷达能够准确的识别出障碍物具体轮廓、距离,避免误判。
激光雷达行业已经发展多年,但“量产装车”这“临门一脚”想要发挥好至今还很艰难。除了车规级量产交付标准严苛、开发周期漫长之外,成本居高不下也是难以克服的原因。
即使激进如特斯拉,面对价格高昂的激光雷达,也含泪选择了纯视觉路线。而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对马斯克隔空喊话——“从2021年开始,在中国的智能驾驶你要有思想准备被我们打的找不着东”。
今年,何小鹏准备“吊打”特斯拉的第一个武器,就是9月15日上市的搭载双激光雷达的小鹏P5,它将成为全球首款激光雷达量产车型。
小鹏P5上搭载了两枚固定式的车规级激光雷达来自与大疆旗下Livox揽沃科技合作的产品,水平视角120°,探测距离可达150米。据了解,Livox的激光雷达相比同等性能的机械式激光雷达相比具备有力的成本优势。
这两颗激光雷达让小鹏在辅助驾驶功能得到了更好的提升,它们让P5的能力在之前的高速/快速路NGP(Navigation Guided Pilot,自动导航辅助驾驶)的基础上,将范围扩大到了城市道路。
高速NGP功能,高级驾驶辅助地图覆盖的部分高速公路,在驾驶员有效监控下,按照导航路径智能巡航行驶,包括自动上下匝道,自动切换高速、自主选择最优车道、自动超车、自动限速调节等。
城市NGP功能,高级驾驶辅助地图覆盖的与高速连接的城市快速路和城市主干道和次干道,根据导航路线,辅助驾驶员执行驾驶任务,拥有红绿灯路口通行能力(红绿灯识别、直行、右转及无保护的左转),城市路况超车能力、定制化跟车能力、自动限速调节能力(可根据地面/道路路况进行动态调节),环岛通行能力。
在双激光雷达的加持下,小鹏P5对行人、静态障碍物、小物体的检测能力将有全面提升,覆盖更多黑夜、弱光、逆光、隧道明暗交替等疑难场景。提升安全冗余,更适合中国复杂路况,实现部分城市路况下自动导航辅助驾驶。
小鹏汽车的智能辅助驾驶方案由此更新到了XPILOT 3.5,其不仅依托激光雷达实现了更高精度的测距和更强的感知能力,自身也演化出了越来越多的覆盖场景。
2
P5的智能化组合拳
小鹏汽车的XPILOT3.5自动驾驶辅助系统是全球唯二全栈自研系统。为了实现更安全高效的智能驾驶,这次小鹏送上了一整套“硬件全家桶”——2个激光雷达、12个超声波传感器、5个毫米波雷达、13个高感知摄像头、1套亚米级高精定位单元等多种感知硬件,对环境进行视觉+雷达360°双重感知。
这让XPILOT3.5除新增城市NGP功能以外,还实现了更强的高速NGP功能,以及更强的停车场记忆泊车功能。
今年3月,小鹏汽车启动“NGP3000公里远征挑战”,从广州到北京全程超3675公里,其中使用NGP功能的里程预计超过3145公里。从这段旅程的数据来看——变道超车成功率94.41%,出/入高速匝道成功率92.76%,隧道通过成功率94.95%,平均每百公里接管0.71次。这也让小鹏汽车的已标定及测试验证里程数达到百万级。
另一方面,在这次激光雷达的加持下,小鹏P5在会车、绕行、避让行人等场景的能力更强,记忆泊车X-Parking性能也会进一步优化。
除此之外,小鹏的车内智能化也得到了拓展——将“移动的家”的概念发挥到极致。
小鹏P5的智能第三空间绝不是仅仅是放倒一排座椅。
当语音控制P5进入“睡眠模式”,全车座椅、电动天幕遮阳帘、车窗、空调、音箱等软硬件联动,同时对车内空气进行智能调节,营造一个堪比住宅卧室的静谧移动休息空间。
用户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选装47英寸专属幕布、投影仪(可连接车载音响)、睡眠套装、车载冰箱、多功能桌板、智能香氛系统,打造一个移动的家。
写在最后
小鹏P5作为国内首款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其后的抢位者并不少,极狐、WEY、智己等都将陆续上市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新一轮技术竞争一触即发。
不过,智能驾驶不只需要在企业在软硬件上投入研发,更需要后续用户对软件模型的反复训练。从数据积累的角度来看,智能驾驶领域的先发优势很重要。
作为新技术时代的引领者之一,小鹏汽车将智能驾驶的标签刻进了灵魂。
自杭州、深圳、广东等省地市陆续出台汽车消费刺激政策以来,首都北京促进汽车消费的相关政策备受关注。而在上周商务部“针对本市无车家庭增加10万新能源指标”乌龙之后,这种关注正逐步升级。
有声音称,乌龙之后政策出台的速度会加快,可是时至今日,没有增加指标、没有放宽限购、没有补贴刺激、没有购置税减免、也没有以旧换新……可以说,北京仍未见直接刺激政策出台。
但扉旅汽车发现,在北京市各政府部门的官网上,北京老旧机动车淘汰新政悄悄现身。
消息显示,北京市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北京市进一步促进高排放老旧机动车淘汰更新方案(2020-2021年)》(以下简称《更新方案》),该《更新方案》是北京老旧机动车淘汰更新方案获得显著成效后采取的延续性措施,重点鼓励本市国Ⅲ排放标准汽油车加快淘汰更新。
《更新方案》规定,自2020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提前报废或转出在京登记注册的国三排放标准汽油载客汽车和汽油载货汽车车主可享受政府补助。有强制报废期限的车辆需提前1年及以上进行解体报废,方可享受政府补助。
补贴标准方面,在2020年底前淘汰的国三汽油车,对载客汽车,实施报废的单车补助4000元-22000元,进行转出的单车补助2000元-11000元;对载货汽车,实施报废的单车补助14000元,进行转出的单车补助7000元。
此外,《更新方案》鼓励尽早淘汰、早见效,实行补助资金退坡机制,也就是说,对车主而言,越早报废补贴受益越多。
事实上,随着北京开始实施国六排放标准,国三甚至国四、国五相关车型均已受到影响。有相关人士称,国五排放标准车型出现保值率下降的问题,国四排放标准车型出现上牌过户难的问题,国三排放标准车型在上路、二手车交易等方面都已经非常艰难。
如今,北京拿出更大的力度促进国三排放标准车辆报废,有媒体称此举是北京刺激汽车消费“鸣枪”之举,但其实,加快老旧机动车淘汰在一定程度上虽然也是能增加汽车消费的,但这样“委婉”的刺激,未免显得过于蜻蜓点水了。
据相关媒体统计,目前关注北京汽车消费政策的群体中,有超过八成的关注者认为政府应及时出台相关政策以刺激汽车消费,而这其中,四成的关注者认为调车辆购置税等实际利好购车者的政策才能刺激汽车消费。
就在昨天,3月31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顶层设计层面促进汽车消费的三大举措已经出台。会议明确:将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中央财政采取以奖代补,支持京津冀等重点地区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对二手车经销企业销售旧车,从今年5月1日至2023年底减按销售额0.5%征收增值税。
对此,全国乘用车市场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政策对于疫情过后的国内车市稳定发展来说是重大利好。”将在一定程度上拉动国内整体汽车销量,尤其缓解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负担。
另有业内人士指出,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的政策从新能源、车辆置换、二手车角度多管齐下,指向性十分明显,符合未来汽车的消费趋势。
国家层面一锤定音,但就北京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老旧机动车报废新政的出台,让市场看到了政策制定方的意图,但由于刺激力度有限,汽车又是刺激消费、稳定增长的关键领域,车企、经销商、消费者等各方均已望穿秋水,等待更有力的政策出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