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市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数增加到96个,拥有床位12575张,年末收养人数11033人,新建、改扩建敬老院83处,供养床位达到1.1万张,集中供养率达到72.2%;全市最低保障救助5.4万户,11.5万人,分别增长117.2%和98.3%,发放低保金4636万元;其中城镇1.1万户、2.9万人,发放低保金2963万元;农村4.3万户、8.6万人,发放低保金1673万元;全年销售社会福利**17278万元,增长22.3%,筹集社会福利资金2047万元,增长138.9%,直接接受社会捐赠9512万元,增长524.6%。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全市城镇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54.2万人、45.7万人、53.8万人、37.4万人和42.3万人,增加3.2万人、0.6万人、5.9万人、4.4万人和3.2万人。收缴保险费分别为18.5亿元、1.4亿元、7.6亿元、1.1亿元和3840万元,分别发放保险金15.6亿元、6362万元、6.3亿元、9644万元和2186万元。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与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初见成效。农村养老保险参保农民达到103.4万人,领取养老金人数5.0万人,当年收缴保费3805.4万元;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350.7万人,参合率达到96.7%,提高5.7个百分点。
就业形势总体良好。全市在岗职工达到66.6万人,增长7.4%。全年新增就业再就业7.9万人,其中安置就业特困人员9496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3万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2.72%,低于3.5%的控制目标。年内新创建创业孵化基地、创业示范园区16个,扶持创业项目541个,为2181名创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4亿元,帮扶创业2.1万人,带动就业9.2万人。 泰安共8所高校。
普通本科: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泰山学院,泰山医学院。
专科高职:山东省水利专科学校,泰山职业技术学院,泰山科技学院,山东服装学院、泰山护理职业学院。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12年,全市8所普通高校共招生2.8万人,在校生9.7万人,专任教师5383人;20所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6.1万人,专任教师2291人。义务教育实现较高水平。174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6.9万人,专任教师2.0万人;611所小学在校学生35.1万人,专任教师2.1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成人识字率均达到100%,市级以上规范化学校比例达到66.5%。 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2012年全市获奖科技成果151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成果2项,省级科学进步奖49项,市级科技进步奖100项;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5家,国家“863”科技成果产业基地2家;全年申请专利8586件,比上年增加890件,授权2710件,增加484件,其中发明196件;签订各类技术合同402项,比上年增加347项,合同金额40086万元,增长395.7%。
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市共有各类人才创新平台167家,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新增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3家,新增10家,工程技术中心33家,新增5家,院士工作站15家,新增4家。 2013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820亿元,增长10.6%左右;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68.8亿元,其中税收完成118.4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70.16%,同比提高4.84个百分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30亿元,增长20.7%左右;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0亿元,增长13.1%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5元,增长10%左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500元,增长13%左右;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261亿元、贷款余额1416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327亿元和189亿元。
农业生产得到巩固提高。粮食总产达到308.7万吨,实现“十一连丰”,岱岳区、肥城市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市有机蔬菜基地面积达到35万亩,苗木花卉35.4万亩,茶园2.3万亩,奶牛存栏25.8万头。规范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面积91.2万亩,家庭农场达到953家,农民合作社达到4852家,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712家。新发展“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2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平方公里,解决了20.2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大汶河综合开发已建成唐庄等6座河道拦蓄工程,形成了长50公里、静态蓄水8000万方的大水面。新增造林面积20.9万亩,其中经济林面积7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8.9%。改造农村公路580.8公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全面落实。
工业经济不断升级壮大。预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260亿元、利税705亿元、利润444亿元,分别增长13%、5%和6%左右。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0家左右;新增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利税过亿元的企业16家和13家;泰开集团、肥矿集团、瑞星集团主营业务收入突破百亿元,百亿企业达到5家。输变电设备、汽车、非金属新材料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快技术改造,全年实施工业在建技改项目991项,预计完成投资660亿元。装备制造业效益大幅增长,对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9%。信息产业发展迅速,泰安云计算中心一期投入运营,泰盈科技成为国内规模较大的呼叫服务中心,泰山云谷互联网产业园开工建设。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较好,泰安高新区列为国家首批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东平大唐风电顺利并网运行。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5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到73家,中国驰名商标达到26件;新增发明专利授权量260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市通过验收;山东蓝光软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康平纳集团成为我市首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再制造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级高创中心孵化基地、中国航天特车研究院、山东省矿用提升输送设备监督检验中心等一批研发检验机构正在建设。狠抓工程减排、管理减排和结构减排,完成了省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泰安物价运行先扬后稳。2012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101.9%,比上年和年初分别回落2.5个和4.0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烟酒类、衣着类、交通和通讯类、居住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分别上涨1.8%、2.5%、2.9%、1.0%、4.9%、1.4%、0.6%和1.4%;商品零售价格下降0.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4%。
泰安市在食、住、行、游、购、娱已成为一条完善的的旅游服务体系,现有星级宾馆9家,旅游涉外饭店14家,共有床位5320张,低中档宾馆饭店、招待所300多家,床位3万张。旅行社26家,其中:国际社2家,国内社24家,旅游汽车公司一家,有供国内外游客服务的豪华车40余辆,有供游客购物的涉外商场4家。 全市有泰安市淡水养殖试验场(山东省唯一的省级四大家鱼种场)、桥沟温泉水产养殖试验场、东平渔场等6座国有渔场,年苗种生产能力5.5亿尾,生产品种有四大家鱼、建鲤、彭泽鲫、美国大口胭脂鱼、斑点叉尾鲴、乌鳢、河蟹、甲鱼、南方大口鲶、梭鲇等十余个品种。除满足当地需求外,还远销省内外各地。
泰安有名特优苗种繁育基地、水库网箱养鱼基地、池塘精养高产基地、东平湖区名优养殖基地、泰山赤鳞鱼基地等五大水产生产基地。2000年全市水产品产量达6万吨,除传统养殖品种外,还重点发展了河蟹、乌鳢、罗非鱼、彭泽鲫、斑点叉尾鲴、美国大口胭脂鱼、泰山赤鳞鱼等名优养殖,名优品种的产量、产值已超过传统养殖品种。其中,泰山赤鳞鱼为泰山名产,是中国的五大贡鱼之一,养殖的经济效益极高,开发的潜力非常大。南美白对虾是该市新引进的品种,经试养,其生长表现良好,适合在该市境内大规模养殖。 泰安服务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超过GDP增速0.7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1.7个百分点,连续七年实现增速和比重双提高。服务业拉动经济增长4.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40.2%。泰安市连续第五年荣获“全省服务业发展先进市”称号。
对外贸易稳步发展。2008年,全市完成进出口贸易总值15.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出口9.2亿美元,进口5.9亿美元,分别增长8.0%和19.1%。
泰安客源市除山东外,主要北京、江苏、河南、河北、辽宁、黑龙江、广东省。泰安95年接待国内外游客332万,96年接待376万,97年接待400万人次。2010年泰安市共接待国内游客3021.23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4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12%和35.6%,增幅均列全省第一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