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菱宏光MINI EV势不可挡!简评国内11月轿车销量排名

五菱宏光MINI EV势不可挡!简评国内11月轿车销量排名

3838px 2025-05-07 经济 103 次浏览 0个评论

据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11月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达到208.1万辆,同比增长8.0%、环比增长4.5%,其表现甚至强于上个月。这其中,轿车领域单月销量达100.6万辆,同比增长8.3%,势头亦可谓强劲。

五菱宏光MINI EV势不可挡!简评国内11月轿车销量排名

轿车榜单包含的多个细分市场的车型,其中合资紧凑型轿车基本包揽了前十的位置,冠亚军长期被轩逸和朗逸霸占,而宝来、英朗、速腾以及?卡罗拉则稳居三至六名,每月排名没有太大变动,累计销量相比去年均实现了正增长。另外特斯拉Model?3销量也首次突破2万辆,成功上榜。自主品牌方面,除了从10月开始进入榜单的黑马宏光MINI?EV外,吉利帝豪和长安逸动表现也同样稳定。

自今年8月2021款日产轩逸正式上市后,轩逸的销量表现就相当强势,加上"新老同堂"的销售策略,?11月份更是拿下了65338辆的销量,把曾经平起平坐的朗逸甩下近两万台的距离。

在与同级车型的竞争中,轩逸的确优势明显,因为它并不存在明显"短板",而正是依靠其均衡的产品力吸引众多消费者,以至于市场中都出现这样一个说法——如果实在不知道该买什么A级轿车,那选择轩逸肯定不会错。

大众朗逸曾经是销冠宝座的强有力竞争者,不过自从今年4月之后,其一直都只能屈居第2。在11月份,朗逸共卖出了46664辆,同比下滑15.4%,并且与轩逸之间的销量差距也被扩大到了18674多辆。相比较轩逸的风格与舒适性表现,朗逸相对更加中规中矩,虽然不算是出彩的风格,但也确实挑不出毛病。究其原因,离不开朗逸强大的产品力,如符合大众化的审美设计,德系轿车的优异底盘调校,再配以不错的动力表现,这样的综合性优势,在市场上被认可是很自然的事情。

吉利帝豪11月份销量23407台,同比增长26.3%。该车是本月唯一挤进轿车销量榜单前十的自主品牌车型。的确,全新帝豪是家族战队里毫无疑问的"中单选手",一直冲在自主品牌对抗合资车的第一线。

帝豪秉承"更懂国人的车"的造车理念,上市以来几乎每年都进行产品升级,C-ECAP达到白金评价,刷新中国品牌轿车安全标杆。此外,在造型设计、细节工艺和智能科技等方面,帝豪也超越同级对手捷达、桑塔纳,展现出新一代"国民轿车"的硬实力。可以说,是帝豪重塑了A级精品车的全新标准。

本田雅阁依然是本月榜单中唯一一款B级车,产品力方面自不用说。可能有网友会说,本田雅阁的热销全靠实惠的价格以及终端优惠,其实不然。你要说终端优惠,部分美系品牌可不乐意了。本田雅阁之所以畅销,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在提供了亲民价格的同时,锐混动版本以及纯燃油版本也给出了同价竞品少有的产品力。换而言之,本田雅阁的热销,绝非偶然。

11月份,五菱宏光MINI?EV的销量再次让所有车企羡慕嫉妒恨,单月销量突破3万辆,不仅仅超越特斯拉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第一名,在传统燃油车市场,这一销量也是稳居前五。

在过去几个月,五菱宏光MINI?EV已经凭借着的出色表现成为"神车"之一。根据销量统计,五菱宏光MINI?EV的销量突破了2万台,可谓一炮而红。而且连续三个月超越了特斯拉,站到了新能源销量榜的榜首。

回顾以往,无论是比亚迪、奇瑞、长安等传统车企还是新特、电咖这些造车新势力推出的微型电动车,都难以逃脱老年代步车的感觉,造型设计很难与个性、时尚、年轻挂钩。

但五菱MINI?EV却能够老少通吃,让车主开起来不会感觉LOW,其造型借鉴了日本K-Car的外观设计,加上白、蓝、粉、金四种外观颜色,实车看上去十分炫酷,也十分适合改装。加上五菱官方的营销助推,让其时尚、好玩、易改装的属性也深入人心。

自从五菱宏光MINI?EV横空出世之后,Model?3作为国内纯电动车销冠的称号就被终结。

但是,二者并非同级对手,也不能"单以销量论英雄"。何况特斯拉Model?3的起售价就达到了24.99万元,与宏光MINI?EV?2.88万的起售价相比,前者可以买后者8.6个。特斯拉Model?3在11月销量暴增到21,604辆,这也是今年Model?3首次突破2万辆大关。

而在10月份,Model?3的销量也仅为12,143辆,一个月内销量环比暴涨了近78%,这样的增速远超国内大盘成绩。

事实上,出现这样的局面,也体现了特斯拉的"疯狂降价有奇效"。按照特斯拉Model?3的交付周期,在10月份宣布降价后,国产Model?3的订单量大增,因为国产Model?3还有一两周的交付周期,所以11月份的销量较10月份出现了暴增。

而今,随着国产Model?3的价格竞争力越来越明显,后期其销量接着大涨也在情理之中。此外,随着Model?3进入到25万员以内,国产高端纯电动车型的价格优势也被进一步压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比亚迪长城率先破局,自主品牌混动再发力,能否打破日系垄断?

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报道,西班牙Canalys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60%,达到260万辆。Canalys方面称,电动汽车销量的增幅超过了全球汽车市场总体销量的增幅,后者为26%。在新能源汽车阵营,特斯拉以市占率15%继续位居首位。紧随其后的是大众集团市占率为13%。排名第三的则是上汽通用五菱集团的11%,其后为BMW及Stellantis集团,两者市占率均为6%。

来自SNEResearch公司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11月,全球EV电动汽车新车的总销量约为114万辆,比2021年同期增长了53%,2021年11月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约为74万辆

令人有点遗憾的是,本次统计数据并没有把增程式电动汽车统计进去。

销量排在全球前10的车企分别为丰田、比亚迪、特斯拉、上汽通用五菱、现代、铃木、日产、起亚、宝马、梅赛德斯-奔驰。

丰田之所以排在首位,主要是其混合动力车型销量比较高,另外,铃木也基本都是以混合动力车型为主。

如果把混动车型拿掉,只保留纯电动汽车B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的数据,比亚迪位列

第一,其次是特斯拉,紧随其后的是上汽通用五菱、宝马、奔驰和现代。

由此可见,日系车在纯电和插电式混动汽车市场,并没有什么优势可言。

如果只看纯电动的话,排名第一的无疑就是特斯拉,紧随其后则是上汽通用五菱和比亚迪,现代、起亚的销量超过宝马、梅赛德斯和日产。

韩系车虽然在中国电动汽车市场没什么建树,但是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还是非常给力的。

从销量数据看,无论是纯电动汽车BEV、混合动力汽车HEV还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的销量均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

尤其是纯电动汽车BEV增长显著,销量同比增加了84%

全球汽车电动化大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在这方面中国始终保持领先,从国内新能源的迅猛增长之势便可见一斑。

11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量达到了42.9万辆,同比增长了133%。

1-11月新能源乘用车累计批发量达到了280.7万辆,同比增长191%。

新能源汽车已经和传统燃油车形成完全不同的走势,对燃油车市场的替代效应日益明显。

2021年11月份,欧洲11月份新车注册量继续呈现下滑趋势。

从2021年7月份开始算起,这已经是欧洲新车销量连续第5个月下滑了。

换言之,进入2021年下半年,欧洲汽车销量呈现“五连跌”趋势。

11月欧洲新车销量分析

由于受到特殊情况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欧洲汽车销量整体上表现不佳。

尤其是进入2021年下半年之后,欧洲新车销量更是呈现“跌跌不休”的趋势。

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11月份,欧洲新车注册量为864119台。

相比2021年同期,新车销量下滑了17%。

11月欧洲新车销量分析

据数据统计显示,这也创下了1993年以来的同月最低记录。

所谓窥一斑而见全豹,在一定程度上,这显示了欧洲车市销量不景气的事实。

具体到欧洲五大主流车市来看,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4个国家的销量都呈现同比下滑趋势,仅英国车市呈现微增趋势。

数据显示,2021年11月份,德国车市新车单月销量为198258台。

与2021年同期相比,德国车市的销量下滑了31.7%。

在欧洲五大主流车市中,德国车市的销量下滑幅度最高。

11月欧洲五大主流车市销量

无独有偶,2021年11月份,意大利车市新车销量同样下滑严重。

具体而言,2021年11月份,意大利新车单月销量为104478台,同比下滑24.6%。

与之相比,2021年11月份,英国车市的新车销量呈现上涨趋势。

数据显示,2021年11月份,英国车市新车单月销量为115706台。

相比2021年同期,英国车市新车销量上涨了1.7%,呈现逆势微增趋势。

据了解,欧洲汽车销量跌跌不休,主要与全球汽车芯片供应商危机导致产能不足,有着密切的关系。

不过,值得欣喜的是,与此前相比,这一状况已经有所盖章。

而且,与10月份相比,欧洲新车11月份的销量表现有所好转。

新能源汽车逆势上涨

与行业整体呈现下滑不同的是,2021年11月份,欧洲车市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表现比较出彩,呈现逆势上涨趋势。

就拿欧洲最大的汽车市场德国来说,2021年11月份,其新车销量整体下滑幅度高达32%。

但是,新能源汽车销量却上涨25%,表现明显优于同期汽车市场整体表现。

无独有偶,2021年11月份额,法国、挪威、英国、瑞典、意大利等国家的新能源汽车表现也不错。

数据统计显示,这5国与德国的新能源汽车单月之和达到了16.7万台,同比上涨32%,环比上涨21%。

11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42.9万辆,环比增长17.9%,同比增长131.7%。

1-11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280.7万辆,同比增长190.2%。

11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37.8万辆,同比增长122.3%,环比增长19.8%。

1-11月新能源车零售251.4万辆,同比增长178.3%。

新能源车与传统燃油车走势形成强烈差异化的特征,实现对燃油车市场的替代效应,并拉动车市加速向新能源化转型的步伐。

1、特斯拉Model3

虽然特斯拉国产之后,骚操作不少,引得非议也不少。

但是这跟水果手机一样,吐槽归吐槽,香也是真香。

2、比亚迪汉EV

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头部玩家,比亚迪在2021年上半年抛出了“刀片电池”这一杀手锏,比亚迪汉EV也成为首款搭载刀片电池的新能源车型。

3、蔚来ES6

蔚来目前算是新势力的标杆,一般都是年轻又有钱的人买。

别看月销两千多台好像有点少,人家可以换种说法:纯电SUV销量榜冠军,而且还是连续几个月那种。

4、理想ONE

理想ONE是款增程式电动车,开到没电的时候就靠汽油来发电继续跑。

虽然号称能跑800公里续航,但纯电续航只有180公里,620公里是靠烧汽油发电的。

而800公里续航的代价是,车重2.3吨。

5、比亚迪秦EV

跟北汽新能源EU5、荣威Ei5这些自主品牌的电动车对比起来,我认为秦EV在驾驶质感上拥有自己的优势。

电动车终于在2021年迎来大爆发,2021年的全球电动车累积销量,已经比2021年总和还要高,多项市调平台的报告称,今年全球电动车销量迎来爆发期,准备2023年购车的消费者,有41%表示会选择电动车。

根据《WorldwideMonthlyBEVPHEVTracker》统计的数据显示,今年全球已累计售出超过412万辆电动汽车,超过去年全年约290万的总和.

尽管纯电动车现在风头强劲,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完全取代燃油车绝非朝夕之功。但是,特斯拉和中国几家在美国上市的造车新势力,市值已经远远超过了其基本面,资本市场投资的是未来,说明电动化大势所趋。

除了纯电,混动或许更有想象空间。在越来越严苛的排放标准下,内燃机技术被压榨到极致,混动就成了最简单粗暴的解决方案,燃油车会逐渐混动化。比亚迪超级混动DM-i,长城柠檬混动DHT,都在抢占新的赛道。

虽有新能源补贴,但插混国内仍遇冷

一提到混动,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丰田和本田的混动,不需要充电,使用体验和燃油车无异,但油耗确实降到非常低的水平,所以接受起来比较容易,销量也是节节攀升。

11月,本田搭载SPORT?HYBRID(锐·混动)高效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的车型终端销量达到21,932辆。而一汽丰田11月双擎车型销量达到15,142辆,如果再算上广汽丰田和雷克萨斯,丰田系混动车型销量要超过本田。可见,消费者对“不需要充电的混动”已经非常感兴趣了。

目前,燃油车为了节能减排,都在混动技术上想办法,与日系的油电混动不同,欧洲车主推的是48V轻混,在起步的时候辅助发动机,性能提升油耗降低,不过不能纯电续航。而日系的油电混动则可以纯电跑个3公里左右,靠能量回收充电。当然,这两种方式都不享受新能源车补贴,中国对混动的标准是纯电续航50公里起步。

自主品牌的混动主要还是以插电混动为主,一个是享受新能源车补贴,二是技术门槛较低。这也是合资车也很快能推出插电混动车型的原因。但是,多数技术含量不高,而且价格很贵,所以销量很差。根据中汽协统计,1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18.6万辆,其中纯电15.4万辆,插电混动3.2万辆。很明显,插电混动并没有得到消费者认可。

自主品牌再突破,长城比亚迪的新玩法

当然,当市场机会出现的时候,自主品牌总是能给我们惊喜。面对日系油电混动的优势,自主品牌头部企业也在努力跟进。

不久前,比亚迪?秦PLUS超级混动版的亮相,让业内为之一振。比亚迪的DM-i超级混动技术,由1.5L自然吸气发动机和电动机组成,秦PLUS是首款搭载车型,将于2021年上市。

比亚迪十几年前就开始玩DM双模车型,也就是插电混动,而现在的DM-i超级混动最大的亮点就是这款骁云-插混专用1.5L高效发动机,官方称热效率达到了43%,指标已超丰田混动中自吸发动机的41%。在不使用电力驱动的情况下,百公里油耗也可低至3.8L。

而12月15日,长城汽车也在混动上有所突破,发布柠檬混动DHT,这个系统架构可概括为“1-2-3”,即一套DHT高集成度油电混动系统、两种动力架构、三套动力总成,这一前瞻性的技术革新,未来将为用户提供全速域、全场景、高效能、高性能的用车场景。

基于柠檬混动DHT的新车,将采用1.5L以及1.5T两款混动专用发动机,并会匹配定轴式变速箱、GM/TM双电机、双电机控制器和集成DC-DC芯片。基于这套技术长城将会打造HEV、PHEV两种动力形式的车型,A级SUV最低百公里油耗可低至4.6L。

从技术上看,比亚迪和长城都有两个亮点,一是推出混动专属发动机,二是在电驱动上做文章,这个思路和本田的i-MMD混动技术有相似之处。从官方给出的数据看,无论是比亚迪还是长城,技术指标上都是可以和丰田、本田一较高下的。当然,目前还没有实车上市,所以真正的实力还有待观察,但非常值得期待。

燃油车混动化,想象空间不比纯电差

混动的空间有多大?可以参考一下欧洲的情况。目前,从近两个月的销量情况看,欧洲新能源车销量占比已经达到四分之一强,超过了柴油车的份额。

11月,欧洲新能源车销量排名靠前的七国,包括挪威、德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荷兰、瑞典,新能源车销量达到12.85万辆,同比增长218%。其中,德国和法国新能源车销量分别为5.96万和1.8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42%和236%。

关于新能源车的结构和市场占比,拿最大的市场德国作为例子。11月,德国乘用车总销量大约为290,150辆,新能源车占比大约为五分之一。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28,965辆,插电混动车型销量30,621辆,后者略高于前者。

与中国市场不同的是,在欧洲插电混动销量还是不错的。一个是从经济上考虑,插电混动短途可以用电,而欧洲国家普遍较小,用电就可以满足绝大部分出行场景。同时电驱动在性能上有先天的优势,可以低成本的享受更高的驾驶快感,而且电相对于油在省钱方面也是实实在在的。另一个是政策导向,严苛的排放标准,让纯燃油车很难达标。这就倒逼着企业在混动上加大力度,以迅速推出符合政策的车型,这是在纯电动车普及前最便捷的过渡方案。

中国在政策制定上更多的参照欧洲,相信排放标准也会不断加码,再加上纯电动车接受程度的提升,客观上也会拉动混动的增长,随着基础设施的逐渐完善,相信中国混动车销量也会逐渐走高,不仅HEV车型,PHEV空间也很大。不妨大胆地预测一下,未来的汽车市场很可能一半是纯电,一半是混动,而纯燃油车或者真像马车一样,成了小众玩儿家的奢侈品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转载请注明来自成都新闻网,本文标题:《五菱宏光MINI EV势不可挡!简评国内11月轿车销量排名》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0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