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排量二手车未来发展趋势

大排量二手车未来发展趋势

3838px 2025-04-10 经济 36 次浏览 0个评论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以来,全国人民都宅在家中不出门,线上购物异常忙碌,快递配送量也猛增。为了降低"人传人"的风险,各大电商平台和快递公司纷纷推出"无接触式"配送。一时间,在全国多个城市,无人配送车被广泛应用,它们承担着送快递、送医疗物资,送果蔬食品的任务。

大排量二手车未来发展趋势

业内人士认为,无人车在这场战"疫"中的出色表现,可能使车企对无人驾驶的现实意义有更深的理解,甚至有可能影响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研发方向。

2020年,又一个新十年的开始,智能网联汽车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展望未来,从市场前景到国家政策,从核心技术到量产落地,智能网联汽车路在何方?这一年又将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发展趋势呢?

一、政策导向利好,市场销量或将迎来拐点

近期,为了对冲疫情影响,商务部表示将研究出台进一步稳定汽车消费措施,加快释放新兴消费潜力,并鼓励各地根据形势变化,因地制宜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增加传统汽车限购指标和开展汽车以旧换新等举措。广东佛山等地也提出鼓励"国六"标准排量汽车消费,推出了购车补贴政策等多方面措施,刺激汽车消费。近日,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1个国家部委联合出台《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更是意味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将在中国获得高速发展的重大机遇。多项利好政策的相继出台,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

突发的疫情让车企在寒冬之年经历了一场大考,如何让汽车产业在疫情过后迅速恢复,关键就在于"盘活存量拉动增量",用置换需求去填补新增需求的不足。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在接受腾行智库采访中谈到,"完善二手车交易政策,打破限购限行。如果政府在这两个层面能够有所动作的话,我觉得对行业是一个极大的利好,今年汽车产业还会有一个好的发展趋势,这是我对生产制造业在疫情面前和疫情结束以后整个发展的展望。"

作为全球汽车最大产销国,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一直备受国家高度关注。预测2020年,国家还将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快生态体系建设,加强标准协调与产业协作,助力汽车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2、?智能网联汽车普及,科技企业加速融入

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共享化在汽车实际生产应用当中正在逐步落地,再加上我国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环境日趋完善,智能网联汽车在2020年将迎来产业进一步发展。业内报告认为,随着智能网联车型的加速投放市场和消费者对智能网联认可度的提升,智能网联新车的市场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预计到2020年渗透率将达到51.6%。而据另一权威机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的预测,到2020年,全球车联网V2X市场规模将突破6140亿元人民币,中国市场将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产业潜力巨大。

智能网联汽车涵盖面极为庞大,跨越多个领域和行业,是一条非常复杂的产业链,没有一家企业能够"包打天下",需要不同企业跨界整合协作。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表示,"未来汽车竞争的基础是电动化,但很快会聚焦到信息化和智能化。"像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公司大跨度的深度参与,使我国电动汽车发展之初就与信息化相伴而行。传统汽车企业要加速与互联网科技企业的融合,各自发挥优势,实现跨界融合。

我国大约有六七亿"网民",而大多年轻人几乎天天就生活在网上,如何将他们日常所熟悉、喜爱的互联网服务"搬上车",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标准。例如,国民级应用的微信也在去年正式上车。目前已有多家车企和腾讯围绕"微信车载版"合作,专门针对用户驾车时的特殊使用习惯和安全考量,通过全语音交互、方向盘按键控制的方式,减少用户手触和眼看屏幕的操作,保障驾驶安全。诸如此类针对用车场景的服务应用开发,也是中国发展车联网的特色及优势所在。

三、自动驾驶技术加速落地,多方势力登场助力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近日,在国家11部委联合下发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中,也提到了要加速各地智能网联基地建设,建立健全的智能汽车测试评价体系及测试基础数据库,重点研发虚拟仿真、软硬件结合仿真、实车道路测试等技术和验证工具,并鼓励人工智能、互联网等企业成自动驾驶产业的领军者。2020年,也必将成为自动驾驶技术加速落地的爆发之年。

模拟仿真技术成为加速自动驾驶研发落地的重要关注点。实际路测的成本和时间迫使人们都将重点放在了更低成本更高效的模拟仿真测试平台上来。国内以腾讯为代表的自动驾驶仿真平台,运用了游戏领域的技术积累,与高精度地图、大数据云平台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在模拟仿真技术不断普及下,车企研发、安全测试、法规制定都能缩短一定的周期,迎来落地的曙光。

福特计划在2020年底开启首批无人驾驶汽车的制造,并宣布将于2021年直接销售全自动驾驶汽车;本田则计划在2020年实现L3级自动驾驶实用化,于2025年推出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车辆,抢占自动驾驶的高地。

在中国市场,广汽集团预计2020年前实现半自动驾驶,预计2025年前实现高度自动驾驶,预计2030年前实现完全自动驾驶。威马汽车L3级别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计划在2021年实现量产;蔚来将打造L4级别自动驾驶车型。老牌国际车企也将中国市场作为自动驾驶最具前景的市场,比如宝马,就与腾讯联合建立宝马中国高性能数据驱动开发平台,共同开发自动驾驶汽车,树立了中国科技公司与国际车企合作的新标杆。

四、对手变伙伴,多方合作加速智能网联技术落地应用

从全球到中国,车企巨头们面临着市场的放缓,造车新势力的虎视眈眈,也开启了跨界联合、报团取暖的转型。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周期长,对技术、资金、研发力量的需求和挑战都非常巨大,这也使得曾经是对手的车企也握手言和,走向共同发展的合作之路。如宝马和戴姆勒牵手合作,共同开展自动驾驶领域和出行服务领域的全方位合作;大众和福特联合打造电动车平台以及无人驾驶服务;雷诺-日产联盟与谷歌旗下的Waymo建立伙伴关系,计划在欧洲和日本部署无人出租服务。

国内,吉利和沃尔沃探讨合并重组,以更强大的共同体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挑战。蔚来汽车与Intel旗下的自动驾驶技术公司Mobileye合作,打造L4级别自动驾驶车型。海马汽车与小鹏汽车抱团取暖,共同打造更智能化的汽车工厂。上汽与广汽的全面合作也将拉开中国汽车企业合作的大幕......无论是经济政策、还是市场驱动,汽车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汽车企业与信息产业的融合发展,合纵连横都将提升整体的技术水平,带来市场的新活力。

站在历史变革的前夜,智能网联汽车已不再是未来概念,它正以高速发展的态势进入我们的生活,将带给我们前所未有的出行体验,重新书写人和车的关系。随着技术进步和积累,合作与竞争的活力激发,智能网联汽车将实现规模化应用,破冬重生,迎来飞跃式增长。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俗话说得好,男人都是听觉动物,而我们认为,世界上最动听的只有两种声音:发动机的声浪和......(此处省略一万字)。相信对于男人特别是爱车的男人而言,大排量V8发动机浑厚的声浪和标志性的煮水声,都能唤醒心中深藏的青春荷尔蒙,这亦是男人对于汽车最淳朴最简单的喜爱。

但是,随着环保和排放法规的日益严苛,大排量多缸数发动机已经越来越不受待见,拥有一台大排量V8你所要付出的代价也越来越大,那么问题来了,现如今拥有一部V8引擎的车,用车成本到底要多少呢?借着这次公司的5.0L?V8?Mustang保养的机会,我们一起来算一算养这样一台车,成本到底要多少!

小保一次1800元,Mustang?5.0L?V8?GT保养费用

既然说的是用车成本,那我们就从最基础的维修保养开始算起!以公司这台2019款福特(进口)Mustang?5.0L?V8?GT为例,本次小保养所有项目包括:更换机油(原厂0W-20)共10L、更换机油滤清器以及常规润滑油路清洗。

小保总费用为1801.90元,包含配件费1441.90元以及工时费360元,如果选择更换其他非原厂机油价格会更高一些。

根据保养信息,以每年行驶2万公里,计算福特(进口)Mustang?5.0L?V8?GT在5年共10万公里内的总保养费用为44403元。

对于5.0L?V8跑车而言,油耗不算高!

我们找到了2019款福特(进口)Mustang?5.0L?V8?GT的工信部燃油标识表,其中指出福特(进口)Mustang?5.0L?V8?GT的综合工况油耗为12.2L/100km,但是结合实际情况以及网友上传的油耗口碑,15.8L/100km的平均油耗更符合实际情况,以一台5.0L?V8的跑车来看,这个油耗表现其实还算不错。

那么结合当前油价(95#清洁汽油价格:6.02元/升),同样以每年行驶2万公里,行驶5年共10万公里的燃油消耗成本为95116元。

车船税较高,保险费用无异于同价位车型

按照2020年最新汽车车船税收费标准,受制于政策向小排量发动机的倾斜,福特(进口)Mustang?5.0L?V8?GT属于排量4.0L以上,每年车船税费用为5280元,这也是车船税收费标准中最高的。

除了车船税之外,上路所必需的费用还有保险费用,其中保险费用包含了交强险和商业险两个险种,以购买100万第三者责任险以及进口玻璃单独破碎险为例,福特(进口)Mustang?5.0L?V8?GT的新车首年保费为17536元(交强险950元,商业险16586元)。以不出险计算保费优惠,使用五年的总保险费用为60175元。

合2.26元/公里,用车成本比预想中更低!

借着本次公司Mustang保养的机会,我们粗略计算了一下在如今环保法规越来越严格的情况下,拥有一台大排量V8车型,需要花费的用车成本到底有多高。除去购车和二手车保值率带来的影响,使用成本为2.26元/公里,对于这样一台大排量自吸V8跑车而言,其实不算特别高。

从上文我们不难发现,其实油耗并不是使用成本最高的部分,而多缸数发动机带来的车船税和保养费用才是用车成本的“大头”。这也体现了政策推广朝着小排量涡轮化以及电动化倾斜的趋势,以及舆论对大排量多缸数汽车的偏见。但即使如此,依旧阻止不了我们对大排量多缸数发动机的热爱与向往,线性的动力输出和浑厚有力的排气声浪,轮胎燃烧自我,升起一缕白烟,当你踩下油门,享受这美妙的视听盛宴,相信我,你会喜欢的!所以在今时今日,如果你还有机会拥有“Ta”们,别再犹豫,因为这种“甜蜜的负担”已经不是谁都可以体验的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转载请注明来自成都新闻网,本文标题:《大排量二手车未来发展趋势》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6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