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迪拉克ct5中保研碰撞测试排名,新款车型碰撞测试

凯迪拉克ct5中保研碰撞测试排名,新款车型碰撞测试

3838px 2025-04-27 信息 114 次浏览 0个评论

万万没想到,细分市场品类中,碰撞成绩最好的车型是台日系车,这颠覆了不少消费者对日系车的潜在认知,甚至面对中保研的这份碰撞成绩单,发出中保研是否客观公正的质疑。

凯迪拉克ct5中保研碰撞测试排名,新款车型碰撞测试

3月份,中保研公布了一张测试汇总图,这张图所有车型安全系数从上到下依次排列,在为消费者提供更好观察的同时,也存在一个问题:

外界将其认定为中保研排列安全高低的一张图,导致出现排在第一的车型一定比排在中间的车型安全性好。

其实中保研应该对所有碰撞测试的车型分级排列,譬如说小型车一张图,按照碰撞成绩排列,中型车一张图统计,豪华车一张图排列统计。

这样对比更加简单明白,也能够从客观角度反映出来车辆安全系数高低,方便选择,否则很容易出现排名第一的奕泽安全性比凯迪拉克XT4、Jeep大指挥官更安全的结论。

事实上,在碰撞过程中奕泽大概率会败给后两者,毕竟级别不一样。

当然必须要承认的是,中保研测试出了几个碰撞出色的车型,比如说丰田雷凌,作为10万级的家用车,?其在同级别车型中的安全性不言而喻,在当下所有测试的车型中,雷凌算得上最好。

中保研的成绩是雷凌3G评分,车内乘员安全指数、车外行人安全指数、车辆辅助安全指数均为G级优秀评分,其中车辆碰撞测试方面,正面、侧面、小角度碰撞测试不言而喻,均得到了较高评价。

雷凌的安全优势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TNGA架构下的出色高度,另一方面是广汽丰田丰富的安全配置,双方共同配合保证了出色的碰撞表现力。

说平台架构改变比较模糊,TNGA架构不是每个人都能听懂,那就聊配置优势吧。

10万级标配8气囊的入门级家用轿车,我想在市场中打着灯笼也难找,

你看看,雷凌全系标配的可是主副双气囊、前排侧气囊、前后排头部侧气帘、前排膝部气囊以及副驾驶坐垫式气囊,打满8个气囊你觉得怎能在碰撞测试中不为雷凌加分?

要知道,多少20-25万级中高端车型都不会配备膝部气囊,雷凌低配也是一步到位。

在雷凌上,气囊整的跟不要钱的咔咔往上怼,说广汽丰田不良心那是假的,你以为人家的五星测试成绩是白捡的?

此外人家的家用特性也非常明显,丰田的可靠性不再过多赘述,人家的综合油耗表现那是杠杠滴,工信部百公里综合油耗只有5.6L百公里,省着点开综合油耗6L多那也不是跟你开玩笑的,只要你能行油耗不是问题。

毕竟1.2T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配上CVT变速箱,你想要的起步凌厉感以及长期的燃油经济性一点都不少,我觉得这是最大的优势。

至于价格,10万的雷凌在行业中也没有太多的溢价能力,只是普通家用车而已,但它的实力已经不言而喻。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如果回顾2019年汽车行业的关键词,那绝对少不了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研究管理机构(C-IASI),简称中保研的身影。作为一家由保险公司成立的碰撞测试机构,C-IASI很大程度上因为其公布的测试成绩令人大跌眼镜,并数次抢占了头条位置而被大家熟知。

但在C-IASI的四大测试体系里面囊括了众多测试项目,那究竟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这些测试项目究竟有何意义,怎么去读懂它呢?这次知行君就以“正面25%偏置碰撞”、“侧面碰撞”、“车顶强度”、“安全辅助系统”这四项与车辆碰撞安全最相关,也是大家最为关心的测试来为大家深入地逐一解析。

正面25%偏置碰撞

C-IASI之所以获得那么高关注度,和它引入IIHS的正面25%偏置碰撞测试有着莫大的关系,而这也是C-IASI的7大测试项目中难度最高的一个。估计很多朋友有疑惑,连C-NACP也只是采用了正面40%偏置碰撞测试,为何C-IASI要用正面25%偏置呢?

其实很早之前已经有相关机构分析得出:在真实车祸死亡案例中,斜角和小重叠率碰撞案例竟然占到所有事故的1/4。更令人震惊的是,11%-30%重叠的碰撞事故死亡率要高于51%以上大重叠率碰撞事故。

要是深究其原因的话,无外乎驾驶者在即将发生碰撞的紧急状况下会进行闪躲,因此许多时候撞击往往发生在车头的边缘。而这些位置一般没有受到前防撞梁总成、机舱纵梁的保护,让撞击力最后只能依靠乘员舱结构的承担,严重者会出现撞击力量直接传递至驾驶员或者副驾位置,造成人员伤亡的情况。

从C-IASI目前公布的46款车型测试结果里面,足足有多达33款车型未能在这个项目中获得G(优秀)评级,同时这也成为包括迈腾、帕萨特等主流B级车的失分项目。但换个角度来看,25%偏置碰撞测试虽然很难,但仍有个别车型成功脱颖而出。

基于TNGA架构打造的凯美瑞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不过大家需明确的一点是,车身并非越硬越好,而是得该硬的地方硬,该软的地方软。所谓的软硬,无非都是为了这两个目的的共存:1、吸收撞击能量,减少车身结构对乘客舱的侵入量;2、确保乘客舱完整,并为事故后的人员逃脱或施救留出空间。

而凯美瑞所采用的GOA车身结构便是基于这样的理念而设计。首先在用料上,凯美瑞的A柱及B柱等骨架位置均采用了抗拉强度可达平均1576Mpa的热成型钢材。同时超高强钢(≥590Mpa)及以上板件占比达33.9%。这里面包括了超高强镀锌钢板(1180Mpa)乃至上述提到的热成型钢,乘员舱更加坚固。

但光有坚固的乘员舱还不足够,凯美瑞将前防撞梁延伸至车头斜角位置,让防撞梁后方的吸能盒能够通过溃缩来吸收一部分撞击力,同时还在翼子板位置引入了一根前指梁,让来撞击能量可以交由强度更高的前纵梁来分担,实现层层消弭的效果。

另外考虑到正面25%偏置碰撞时,车辆会因为64km/h的撞击惯性而出现逆时针旋转,驾驶员会有撞击到A柱与左前方车体结构的风险。因此凯美瑞的安全带、正面气囊与侧面头部气帘便能对乘客起到防护作用和约束身体的作用。

参考凯美瑞完成正面25%偏置碰撞后的车身可知,其防撞梁及前纵梁均有受力并溃缩吸能,随后前副车架把撞击力引导至底部纵梁,令其来到A柱位置已经被削弱,从而让A柱及乘员舱保持完整,因此是乘员舱上下部的侵入量或是假人伤害均获得G(优秀)评价。

侧面碰撞

和正面碰撞相比,侧面碰撞显然没有任何吸能的空间可言。当发生侧面碰撞时,撞击能量会直接作用于B柱上。如果它的强度不足,在碰撞中变形或者断裂,那外部的物体将会直接侵入乘员舱,对车内的乘员造成威胁;另外乘员舱发生了形变后,也会压缩车内乘员的生存和活动空间,增大他们伤亡的几率。

而除了采用高强度材料以外,合理的车身结构设计也能起到分散侧面撞击的作用。否则光有结实的B柱也扛不住速度为50km/h,重1500kg的壁障台架车撞击。要是拆解凯美瑞前排车门,我们会发现里面不仅设有管壁厚度达3.2mm、直径35mm的防撞杆,而且车门还采用夹饼式加强件,让防碰撞能力大幅提升之余,还可以把撞击力度分散至A、C柱上。

另外车顶横梁、门槛梁均采用1180Mpa的超高强度钢板,再结合铺设在底盘的高强度钢横梁、前围板、侧围环形结构、后排座椅靠背的环形车架结构,提升了车身的整体刚性。保证了哪怕面对60km/h(主流测试机构均为50km/h)的侧面撞击时,乘员舱依然把侵入量控制在极小的范围内。

从凯美瑞完成侧面碰撞后的车身可以看到,其B柱结构保持完整,侧气帘、前后排侧气囊均能正常打开。至于结构入侵量这项关键成绩中,只要B柱距驾驶员座椅中线距离超过12cm就能够拿到G(优秀)的评价。而凯美瑞的成绩为15.5cm,算是极为拔尖的表现了。

车顶强度

车顶强度项目又称车顶静压测试,它和正面25%偏置碰撞一样属于C-IASI参考北美IIHS而设的测试项目。试想一下,假如车辆发生碰撞后出现车辆翻滚的情况,而且车顶的强度不足以抵御外界物体的冲击,那塌陷的车顶容易撞击乘员的头部而导致受伤或死亡。

而车顶静压便是通过一块刚性壁以大约5mm/s的速度挤压A柱上沿顶部,直到刚性壁从接触车顶到溃缩进深为127mm时停止,并通过设备记录整个过程中的峰值载荷F(N)。以此来模拟车辆发生翻滚,或是被侧翻的大卡车碾压的情况。

有意思的是,由于这项测试有着更加直观的数据结果,因此我们除了通过C-IASI给出的评价以外,还可以横向比较各级别车型的车顶静压峰值载荷F(N)。知行君这里把目前主流B级车以及该项数值的TOP3整理了一下:

从表格上可以发现凯美瑞的峰值载荷F(N),远超帕萨特和雅阁等同级别对手。即使和豪华品牌的宝马3系、奔驰C级、沃尔沃XC60相比,凯美瑞的成绩也仅仅在伯仲之间而已。

能够实现如此惊艳的车顶静压强度,一方面得归功于上文提及到关于钢板及车架结构的升级和改进,另一方面则是制造工艺层面的提升。比如凯美瑞在钣金件之间大量采用了雷克萨斯工艺结构胶,减少了钣金件之间的应力集中,提高整车刚性,且涂胶覆盖长度达16.5米。

此外,要知道影响车身刚性的不仅是材料,还包括车身各处钣金件的焊接精确度和焊点质量。而凯美瑞那多达5000个的车身焊点数甚至比更高一级的车型还要多出40%。正是通过这多方面的提升,才让凯美瑞的静态抗扭刚度提升了30%,从而在测试中录得同级最高的车顶载荷峰值。

安全辅助系统

根据美国公路安全保险研究所的数据,具备前向碰撞预警功能的汽车,其追尾事故发生率减少17%,有乘客伤亡的追尾事故发生率降低30%。如果车辆除了碰撞预警功能外还具备自动刹车,那这两个数字还会降低43%和64%。

因此C-IASI虽然把大部分测试项目都着眼在于碰撞发生时的被动安全性上,但对于能够避免事故发生的主动安全性也并没有忽略。同时C-IASI还分别针对追尾静止的前车以及行驶状态的前车,进行3种场景下FCW/AEB系统的测试。

而凯美瑞的所配备的TSS智行安全套装把PCS预碰撞安全系统、LDA车道偏离警示系统、DRCC动态雷达巡航控制系统、AHB自动调节远光灯系统均囊括在内。其中PCS预碰撞安全系统通过单目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的组合来探测前方的其他车辆,并在碰撞可能发生时发出预警和及时制动车辆。

从C-IASI公布的G(优秀)成绩来看,PCS预碰撞安全系统的反应速度及制动力是值得信赖的。更关键的是,凯美瑞把这套TSS智行安全系统下放到豪华版及以上的8款车型上,同时还全系标配了10安全气囊。显然这也是相比其它在低配车型上减配主被动安全配置的竞品而言,凯美瑞能够在C-IASI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

知行有话说

此前知行君也跟大家强调过,比起空间、动力、配置这些技术层面的升级以外,安全性未必能直观地体现在配置表上,但对于消费者而言却有着更高价值的意义。生命高于一切的道理,想必大家也是懂的。

而凯美瑞能够在C-IASI中获得全“G”评级,甚至同级唯一连续3年获得IIHS评选安全最高等级车型(TOP?SAFETY?PICK+),不仅佐证了凯美瑞基于TNGA架构的越级主被动安全性,而且也证实了其用料及工艺也是跟海外版本保持一致。正是凭借着质价比的持续突破,凯美瑞能成为B级车的标杆级选手,实属必然。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转载请注明来自成都新闻网,本文标题:《凯迪拉克ct5中保研碰撞测试排名,新款车型碰撞测试》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1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